看準資金有望從科技股回流金融股 中信特選金融ETF開募
投資金融股究竟是要存股利還是賺價差,是投資人心中的疑問,是否可以魚與熊掌兼得?看準資金有望從科技股回流至金融股,中信投信10日至12日開募的「中信特選金融ETF」(00917)集合華爾街和歐亞金融要角,只要1,5萬元就能步入國際金融市場,全面打造將通膨怪獸拒於門外的護城河。
市場以為美國聯準會將收起鷹爪,中信特選金融ETF經理人葉松炫表示,美國勞工部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2.8萬人,遠高於預期的25.8萬人,且非集中於特定產業,勢必讓聯準會更有底氣維持激進升息步伐以壓低通膨,依現況來看,距離讓通膨率回到2%目標,仍有很長一段路,一枝獨秀的美國銀行股有望迎接上漲行情。
「升息循環對銀行股有利。」葉松炫解釋,銀行股營收來源有存放款利差、財富管理等相關服務手續費及金融商品投資收入,其中又以存放款利差為核心業務,種類有企業貸款、房屋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升息有利於銀行業放貸利差擴大,同步反映在美國主要銀行最新公布的第2季財報,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花旗淨利差明顯增加,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15-22%。
除反映在財報上,若要評斷有無投資價值,葉松炫補充道,實質利率走向也是觀察指標之一,預估今年下半年為實質利率向上的起點,且有望受惠的金融股並非等到實質利率翻正才會漲,只要有機會往零的方向走,金融股就會開始動;再加上聯準會認為實質利率的合理區間應介於0-1%之間,目前約-7.5%,代表上升空間仍大。
中信特選金融ETF追蹤ICE FactSet特選金融及數據指數,成分股除了半數集中於歐美亞間知名銀行及證券商外,另一半網羅極具指標性、受景氣循環影響低的交易所(紐交所、那斯達克交易所、港交所等)、資產管理公司(黑石、貝萊德等)、金融數據及分析公司(標普、穆迪、MSCI、FactSet等)共50檔,在台投資人欲放眼國際金融市場,難得的進場契機就在眼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