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爛尾樓風暴 台資銀閃過

受疫情和貿易戰衝擊,中國大陸近兩年經濟情勢驟變,銀行、保險、券商及國人基金投資大縮手。據金管會統計到5月底,金融三業加計國人境內外基金對陸曝險總額降到1兆8,380.3億元,跌破2兆元大關,一年大減5,447.4億元、年減幅達22.8%。
尤其大陸今年多處建商因積欠工程款停工,導致房貸戶拒繳房貸引發「爛尾樓」風暴,點燃房市和金融危機,市場擔心是否燒到台灣。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19)日說,據調查,國銀在大陸分、子行都沒有爛尾樓的授信曝險,等於這次大陸爛尾樓風暴,台資銀行全身而退。
據金管會到5月底統計,共14家國銀在大陸設25家分行、八家支行和五家子行,五家子行包括國泰上海子行、玉山深圳子行、永豐南京子行、彰銀南京子行和富邦華一銀行。
林志吉昨日說,因應大陸政經情勢,已要求各銀行做三大措施,一、提高對陸正常放款備抵呆帳到1.5%,二、需做授信限額管理,對風險升高或曝險額達預警門檻的國家或地區要控管授信,三、對大陸需建立高風險產業、政經風險評估機制,對大陸加強監管行業也要納入加強控管。
據金管會到5月底統計,國銀對大陸曝險已降到1兆2,318億元,下探有該統計以來(2013年)來最低點,年減16.9%。
保險業對陸曝險,5月底也降到2,096億元、年減34%,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壽險業對陸曝險減幅達34.7%,有兩大原因,一是壽險業減持對陸投資部位或投資部位反映評價減損,二是壽險業對陸參股部位降低,是因被投資公司股權帳面金額減損所致。
券商期貨和投信顧對陸曝險,6月底降到104.1億元、年減44.1%,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其中以券商自營部位對陸投資大減65.6%最大,主因大陸降息、券商不看好短債,減持債券所致。券商自營6月曝險降到42.4億元。
至於國人投資大陸境內外基金部位也降到3,862.1億元,年減31.3%,又以國人投資大陸境外基金減少近38%最大,顯示國人對大陸市場投資也保守以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