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保險業拒數位證明?陳時中籲業者:合法證明都可以用

防疫保單導致民眾急於申請診斷書,衝擊緊繃醫療量能,金管會昨要求業者改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代替診斷證明書,作為理賠文件,引發業者反彈,甚至揚言串聯拒賠。面對民進黨立委吳玉琴關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業者有義務履約,「合法證明都可以用」,希望業者不要造成民眾恐慌,引起「擠兌」,導致現在正忙的醫院壓力大增。
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審議醫師法及醫療事件與爭議預防處理法,衛福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出席。
吳玉琴表示,業者對於數位證明不買單,又說擔心診所開立會有偽造問題,甚至揚言說要串聯拒賠?但現在已經衝擊醫療量能了,該怎麼辦?確診少的時候,業者防疫保單都都大賣,確診多,業者卻又說要診斷證明才理賠?
陳時中表示,防疫保單是一個保險合約,經過金管會核准合約,不是我們(衛福部)能管的,但業者要有履行合約的義務,也不要造成民眾恐慌。比如一下子說要證明,一下子又說要另外一種證明,結果引發民眾害怕會不會各種證明都不行,就恐慌、擠兌。
「醫院壓力很大,現在正在忙」陳時中強調,保險有兩年請求權,「只要有確實隔離的情況,相關單位一定會提供相關證明,不讓民眾權益受損。」
吳玉琴表示,數位健康證明有一定公信力,為了診斷證明去擠爆醫療量能,實在是不可取。她呼籲保險業者,「保單賣得好不講話,現在要擠爆醫療量能,這不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在緊急狀況下,用數位證明取代診斷書是合理的,業者不應該堅持甚至串連拒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