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政策 才能減緩衝擊
這波疫情恐超過300萬人確診,防疫險理賠恐壓垮產險業者,保險局長施瓊華昨(2)日說,一旦超過300萬人確診,產險業者除須透過增資、申請準備金沖回填補外,防疫政策也需要改變,才能扛住這波風暴,不讓業者倒閉。
一家產險業高層說,準備金填補其實是杯水車薪,除寄望大股東增資外,關鍵是「防疫政策」改變,如5月起聚餐不匡列,或是未來「以篩代隔」等,都可望讓隔離人數變少,減緩業者理賠壓力。該業者說,還有另一道小曙光是「法定傳染病等級下降」,學者建議將COVID-19從目前法定傳染病第五類,降到第四類,依保單條款,包括國泰世紀產、明台產和中信產,這三家理賠額將大降。
依這三家「個人法定傳染病綜合保險」保單條款,若屬法定傳染病的第一類到第四類,國泰世紀產和明台產理賠額僅剩10%,中信產更低僅剩5%,換言之,例如中信產一張防疫險確診理賠金6萬元,若列第五類是全額理賠,「降級」後、一口氣降到只須理賠3,000元,少了20倍,財務壓力頓減。
據各業者統計,目前防疫保單承保量大者,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和泰產、中信產等,其中富邦產和國泰世紀產承保件都估破百萬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