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調查大人的幸福曲線 揭三大祕訣
針對台灣高齡社會帶來的醫療與長照需求,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攜手康健雜誌,針對台灣20歲至75歲民眾對幸福的自覺程度以及熟齡生活的擔憂,進行「大人的幸福曲線」網路大調查,發現三大痛點,分別為擔心突然生病、對退休生活感到徬徨,以及不知如何規劃時間與財富。
中國信託銀行提醒,若想克服三大痛點,應把握及早準備、建構財務安全感以及保障資產安全三大祕訣,積極掌握熟齡幸福機會。
大人的幸福曲線網路大調查,由康健雜誌旗下熟齡社群平台「大人社團」與中信銀行合作,針對台灣20歲至75歲逾1,200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73%受訪者擔心突然生病,19%受訪者對於退休生活徬徨,不知如何規劃時間與財富,8%受訪者擔心孤獨終老。
健康狀況方面,47%受訪者擔心拖累家人,33%擔心無福享受人生,20%憂心耗盡個人資產。
中信銀行建議,適當的財務規畫,幫助自己從容面對熟齡生活,財務準備則需全方面思考,包含資金來源、目的與用途、財富工具與風險管理,依不同階段適時調整,自身及家人需求皆應納入規畫。
針對安度熟齡生活的財務準備,中信銀行則建議依不同人生階段規劃預做準備,增加退休所需財富的獲利空間。
30至40歲,記得規劃基礎醫療保障與轉嫁家庭責任風險;40至50歲,提早考慮重大傷病、長照險等老後醫療需求。
50至65歲,著重建構財務安全感、轉嫁長壽風險與退休後的金流;65歲以上,釐清自身財務準備目標,善用信託達到資產保全。
響應金管會重視弱勢金融消費,推動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規範與金融友善服務準則,針對高齡與身心障礙客戶,推出銀髮關懷信託計畫。
依自我生活照護、家庭財富傳承、社會公益回饋等需求,量身訂製如安養信託、保險金信託、遺囑信託、公益信託等專屬信託規畫。
透過受託銀行管理資產,自行選定信託監察人,讓信託運用更加彈性,即使失智或失能,財產仍得以確實用於照顧受益人,避免遭挪用或詐騙。
中信銀行同時強化各項軟硬體設備,規劃身障及樂齡友善教育訓練,增進同仁對身障及樂齡客戶的認知,加強分行無障礙服務,包含開戶金融友善服務、臨櫃複雜交易說明,以及規劃中的視訊手語翻譯服務,協助身障客戶順利完成金融交易,達到服務弱勢客戶,實踐普惠金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