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5年來理專A錢高達16億 因金流不在自家銀行恐難抓

理專弊案層出不窮,就連公股銀行台銀都爆發理專A錢案。5年來銀行理專盜領案有高達29案,國人5年來被理專盜領高達16億元,但銀行被裁罰金額累計只有2億2000萬元。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與公股銀行董事長今列席立院財委會,針對理專弊案進行專題報告。包含吳秉叡、郭國文、沈發惠、高嘉瑜、費鴻泰、張其祿等立委皆關注理專弊案。
據金管會的數據,5年來理專弊案高達29件,其中被金管會裁罰的有24件,銀行被罰鍰金額累計2億2000萬元,民眾被理專盜領卻高達16億元。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最近發現的兩個理專弊案,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弊案皆不是在自行帳戶做金流,很多金流在其他銀行的帳戶。
立委沈發惠建議金管會,應規範所有理專交出個人在其他銀行的帳戶資料。黃天牧表示,銀行若要求提供理專個人在行外的帳戶,這牽涉到對理專的信任與個人隱私保護程度,因爲這涉及到所有的銀行理專,會請銀行公會討論。
金管會在2019年端出「理專十誡」,但據金管會統計,從2019年到今年3月間仍總共發生18件理專弊案,其中兩案是發生在泛公股銀行彰銀、華南銀。
立委詢問黃天牧,有多大決心要解決理專弊案?黃天牧說,要100%完全不發生不容易,但希望不要再層出不窮。
立委費鴻泰指出,部分銀行都在虛應故事,因為現在裁罰有「連坐」,從分行就開始掩護,一路到總行負責理專的執行長,萬一被抓到就倒霉。金管會如果認為這問題非常嚴重,就要強制執行,連坐層級拉高到總經理,甚至到董事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