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金融/金融業借鏡國外…美、星、港跨出大步
日前在國內某場金控新春記者會上,銀行老董侃侃而談下個十年願景 ,他興高采烈分享資產規模將加速倍增的好消息,突然被記者問到摩根大通已插旗元宇宙了,台灣金融業可以做點什麼。只見這位老董停頓了3秒,決定把麥克風交給科技長,看得出來,他不想直球對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不只摩根大通,在面對這波去中心化金融衝擊下,已有不少國外金融業者積極迎戰。
像是韓國的國民銀行(Kookmin)之前也在元宇宙開了分行,讓客戶可以走進虛擬分行,跟客服交談,或體驗一些金融遊戲;法國巴黎銀行也有類似服務,它的一款VR應用程式, 可以讓客戶在虛擬環境下查詢帳戶、交易記錄等。
國泰金控(2882)資訊長吳建興解讀,這些做法,其實就是在虛擬世界延伸實體世界的服務場景,「就像客戶在網路銀行上,透過VR等設備做諮詢,我們還可以把虛擬客服或理專,換成林志玲或金城武的分身,但最終的交易,還是要回到現實世界來執行。」
銀行要真正在元宇宙提供支付等服務,還有路要走,但已有傳統金融業在現實世界提供加密貨幣業務了。
鄰近台灣的新加坡,就有幾家專門提供加密貨幣業務的傳統金融業。台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蔡玉玲舉例,新加坡星展銀行前年宣布推出「星展數位交易平台」,平台上可以提供新加坡幣、美元等法幣,與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間的兌換服務。
更有趣的是,星展還提供加密貨幣信託服務,協助富人客戶在財富管理中,可納入加密貨幣資產。
在香港,更有保險業提供加密貨幣、NFT保險等業務。近年,國際信用卡組織也嗅到元宇宙商機,萬事達卡發行了亞太區第一張加密貨幣卡(Crypto card),讓客戶可將手中的加密貨幣,轉換成法幣來做支付;Visa去年3月也宣布,將允許使用與美元掛鉤的數字穩定幣USD Coin進行結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