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產險業有利潤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產險公司成了受惠產業。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23)日表示,除了台灣產險公司之外,其餘十幾家產險公司,無論銷售防疫保單或疫苗保單,全部都賺錢。
另外,撇開台產公司那張防疫險賠錢、可能虧損超過7億元不算,十幾家產險公司合計銷售的數十張防疫險與疫苗險,只要疫情維持目前沒大幅惡化,從金管會公布統計推算,合計貢獻產險業(不含台產公司)稅前盈餘超過10億元。
產險公司主管說,產險保單賺錢或賠錢,一個簡單的檢視指標為綜合率,也就是損失率加上費用率。疫苗險因為理賠件數很少,綜合率比較低,大約在70至80%,也就是賣一張疫苗險可有兩三成的利潤。
防疫險因為部分保單訴求一隔離就給錢,理賠件數較多,綜合率比疫苗險高,大約在80至90%,賣一張防疫險約有一兩成的賺頭。
產險公司主管說,台產的防疫險從費用補償而非人身保險角度訂價,費率偏低,其他公司的防疫險,相同保障下保費至少為台產公司防疫險的兩倍以上,費率「合理」,因而有利潤空間。
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統計,我國防疫險去年利潤約7.9億元;疫苗險利潤約2.7億元,兩者合計貢獻產險業(不含台產)約10.6億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