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幣升值吃收益 銀行嘆:連SWAP機會財都沒了
相較2021年壽險業和證券投信業獲利飆史上新高,銀行業卻略顯黯淡,去年全年稅前盈餘3,856.1億元,未回到2019年疫情前逾4,000億元水準,關鍵就是近兩年台幣升值,吃掉了銀行一部分收益。
攤開近五年本國銀行收益表中,銀行三大獲利支柱,包括利息淨收益、手續費,2021年這兩大數據全創近五年新高,但卻因投資收益衰退,拖累了整體銀行獲利。
投資及其他淨收益中,就包括兌換損益及SWAP(換匯交易)等。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坦言,去年投資及其他淨收益衰退,主要就是兌換損失,這跟匯率走勢有關。
據統計顯示,國銀去年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僅1,161億元、年減11%,連續兩年衰退更是至少近五年新低,顯示近兩年台幣升值,讓銀行獲利吃鱉。
某大型行庫高層就直言,美國在2020年3月降息帶動全球貨幣寬鬆,存放利差驟減,且利率持續低檔毫無波動、殖利率曲線趨平、美元兌台幣匯率平穩也鈍化了避險需求,過去各銀行大賺SWAP(換匯交易)機會財,全數落空。
另一家銀行主管也說,2019年台美利差大、匯率也有波動,各銀行大賺SWAP收益,據數據顯示,2019年銀行「投資及其他淨收益」達1,759億元的高點,但2020年美國大降息,這塊利益縮減到1,303億元、2021年再降到1,161億元,逐年下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