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貨幣政策原則上朝向緊縮 但保留彈性空間

美國通膨壓力上升使得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貨幣政策由鴿轉鷹,台灣央行是否亦步亦趨?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天早上表示,未來央行貨幣政策原則上將會朝向緊縮,但仍會保留彈性空間,以因應新的不確定性出現,主要是全球疫情演變、美中競爭態勢發展、氣候變遷帶來災害等,都可能增加全球景氣下行風險。
楊金龍今天以「央行在健全房市方案中扮演的角色」為題,在住宅學會年會上發表演說。他指出,去年12月央行理事會後即表明,央行未來調整貨幣政策的考量因素包括:一是目前全球通膨走勢仍面臨不確定性,尤其 Omicron 變種病毒擴散,將不利紓解供應鏈瓶頸;因此,首要觀察的是未來國內物價漲幅是否持續居高。再者,應觀察國內受疫情影響之產業是否已穩步復甦,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已於上年底截止申請,但適用優惠利率將持續到今年中,若能協 助服務業與製造業間的復甦更趨均衡,央行會在適當時機升息。 第三,考量主要經濟體升息動向,主因全球金融循環會透過跨境資本移動影響本國金融循環。
楊金龍說,央行無法以單一政策工具解決所有問題,且政策工具該在某個時點、 該如何分配使用,有許多因素須納入整體考量。例如,對於近年若干產業受疫情影響尚未復甦的台灣經濟而言,若貿然調升利率,恐不利經濟復甦,且恐將進一步推升新台幣匯率,若再加上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同步實施,三種緊縮性的政策力道勢必過強。再者,國內長期低利率,與儲蓄過高、投資不足之總體經濟失衡,致市場資金充沛有關。在資金過剩情況下,調高利率恐再推升儲蓄及吸引資金流入,部分資金可能流入房市,將不利房市健全發展,也是調整利率要考量因素。
且由於利率會影響各行各業,央行進行利率決策時,主要係用以落實維持總體經濟穩定,而不是僅僅根據單一產業(如不動產)的景氣榮枯,來制定利率政策。何況,利率只是影響房價的因素之一。以台灣來看,去年11月底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約37%,若以大幅升息處理房價問題,將衝擊其他63%之授信客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