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理專弊案年底開鍘 不只一家銀行被調查
再有銀行傳出理專弊案,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證實,金管會調查的銀行家數不只一家,涉及缺失態樣包含理專和客戶私下不當往來等,會在下週、年底前祭出最終裁罰案。
今年至目前為止,金管會僅開罰一件理專弊案、裁罰金額新台幣3000萬元,裁罰件數至少是2017年以來年度新低,不過金管會日前已預告,至少有一家銀行發生理專弊案且目前正在審,近期就將祭出裁處。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莊琇媛20日出席「信託業辦理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評鑑」頒獎典禮,遭問及年底前是否還會有理專重大裁罰案,黃天牧說,還會有裁罰案,不過缺失態樣很多種,不見得都是理專挪用客戶款項。
為防堵理專弊案,金管會2019年推動理專十誡,且明年元旦起理專十誡2.0即將上路,盼持續強化銀行預警機制,辨識可疑理專態樣。不過黃天牧坦言,除了理專十誡等制度面必要強化以外,企業誠信價值才是關鍵,若領導人風格不對,就仍難防堵理專弊案再發生。
莊琇媛則直言,缺失態樣涉及理專和客戶私下有資金不當往來等行為,且陳述意見的銀行家數為複數、即2家銀行以上。
一般而言,金管會針對案件完成調查後,會請銀行陳述意見,最後再進行金管會裁量程序,根據情節輕重評估是否開罰,即並非所有被調查、須陳述意見的銀行都一定會吃下金管會紅單,不過金管會已表態年底前確定將有裁罰案,最後開罰家數待下週揭曉。
金管會統計,自2017年以來、近5年內共有21件涉及理專弊端的重大裁罰案,包含挪用客戶款項或與客戶有異常資金往來等,不過,總計卻僅有17家銀行受罰,意即有4起為銀行累犯。
盤點近年情形,2017年有4件銀行理專弊案,金管會裁罰1900萬元;2018年有2件、金管會開罰1000萬元;2019年8件、開罰5100萬元;2020年開罰6件、裁罰金額合計高達7200萬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