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防遠匯重複交易 中信攜三銀行發表實證結果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今(13)日攜手華南銀行、台灣銀行、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與台灣網路認證公司及台灣微軟公司組成聯合實證團隊,於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發表「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的實證成果,首創應用區塊鏈技術,預防企業遠期外匯重複交易弊端。
中信銀行表示,遠期外匯交易服務意指,銀行協助企業,在特定日期或期間鎖定固定匯率進行外幣交易,預防因匯率波動造成經營風險,實務上卻有企業在多家銀行重複辦理交易實為炒匯。
中央銀行為控管貨幣穩定、打擊不法炒匯,規定企業辦理遠期外匯交易時,須檢附交易證明文件,且不得在他行重複辦理同筆交易。
由於銀行業者之間缺少相互照會或資料比對機制,中信銀行運用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自主聯合實證」機制,以遠匯交易重複性檢核為主題發起實證案,整合跨界資源。
銀行團隊提供業務相關知識和測試情境,台灣網路認證公司貢獻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台灣微軟則提供穩定的雲端網路環境,針對遵法、流程、資安等不同構面不斷驗證解決方案可行性;聯合團隊亦多次參與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監理門診,與主管機關面對面交流,確保實證案合規。
歷經長達六個月的開發,綜合主管機關建議與百場會議結論,實證團隊最終提出以區塊鏈技術打造跨金融機構的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日前已向主管機關提出成果報告,後續將接軌金融科技共創平台,納入更多功能並擴大實證範圍,運用數位化科技,提升金融機構的營運效能,進一步強化跨銀行的風險控管,建立跨金融機構的遠期外匯交易風險聯防平台,健全國家金融穩定發展。
中信銀行表示,未來企業申請遠期外匯交易服務時,銀行會加密上傳企業提供之交易資料至區塊鏈,快速比對鏈上是否有相同交易紀錄,若有疑慮,銀行業者會線下照會,進一步檢核是否重複交易。
利用區塊鏈資料同步、不可竄改,以及去識別化特性,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可在確保客戶交易隱私的前提下,跨業者查核資料,確保客戶沒有重複交易行為,進而防堵企業炒匯,降低銀行違規風險,線上查核亦可大幅減少人工作業、紙本交易成本。
中國信託2016年即成立區塊鏈實驗室,是台灣唯一加入最大國際金融區塊鏈R3聯盟的金融機構。憑藉豐沛的業務規模、研發能量、以及國際協作經驗,目前在國際貿易、電商物流、醫療健康、綠電能源等領域打造多項區塊鏈創新業務,成果備受客戶及各界肯定。
身為金融區塊鏈發展領先業者,中信銀行以客戶為核心,持續研發符合客戶需求的多元創新服務,更期許貢獻一己之力,與台灣金融產業共創共榮,成為國際金融創新標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