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炒匯糧商 央行將懲4外銀

新台幣匯率升不停,央行對匯銀祭出專案金檢,果然抓到八家糧商自二○一九年七月起透過六家外商銀行炒匯,累積金額高達一一○億美元,為歷年最重大炒匯案件。除炒匯糧商案外,央行近期擴大專案金檢,徹查企業是否利用國外借款進行炒匯。
央行表示,涉案銀行沒有確實查證客戶的資金運用背景,違反「實需原則」,除兩家外銀提前主動結束交易外,其餘四家將在近日祭出懲處,最嚴重恐撤銷外匯業務執照。
股匯雙漲,新台幣兌美元昨以廿八點三七三元作收,續創廿三年半新高,兩大匯市成交金額達十八點四七億美元。
央行昨天下午臨時舉行記者會,宣布查到八家在台糧商以商仲貿易為名,透過六家外商銀行以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炒匯,影響匯市穩定;外匯局指出,此案無論從金額規模、違反遠匯「實需原則」的程度等各方面來看,都是非常嚴重的案件。
外匯局長蔡烱民說明,這八家糧商經營集團企業轉單商仲貿易,半數是二○一八年後才設立,資本額或在台營運資金都不大,最低甚至才卅萬元,實際上在台出口實績幾乎掛零、根本沒有實質交易,等於進行「過水買賣」但帳列台灣,明明是以美元收付,卻在進貨時以新台幣計價,銷貨以美元計價,刻意創造新台幣曝險,甚至還由集團關係企業製作商業貿易文件,大量承作新台幣遠期外匯。
蔡烱民表示,根據央行遠匯「實需原則」,銀行必須充分執行認識客戶(KYC)作業、查證客戶是否有實際外匯收支需要等,如果銀行確實做到,不肖糧商就無機可乘。有兩家銀行在金檢前已發現異常,主動停止承作,並積極處理未到期部位,央行僅以「處置函」糾正結案;另四家涉案銀行將依情節重大程度,最快於春節前作出處分,依法最嚴重可撤銷外匯業務執照。
央行去年下半年也發現,企業利用國外借款匯入資金結售新台幣有明顯增加情形,赴銀行實地查核結果,有多項不合理情事,疑似利用國外借款炒匯,將依檢查結果處理。
央行表示,目前僅對部分短期資金進出有每間企業每年五千萬美元累積結匯金額的限制,近三年企業年平均結匯金額僅約一百萬美元,但近半年來國外借款匯入結匯的「金額跟幅度都有跳起來 」,引起央行注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