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防疫保單500元買10萬理賠 保險局:別想用保單獲利
部立桃醫院群聚感染持續延燒,本土案例迅速增長,為國內防疫拉上警報,民眾擔憂引發大規模社區感染,不只加強防疫措施,連帶讓防疫保單再度熱銷。近期網路上熱議產險公司推出的個人防疫險,年繳五百元若居家隔離就能理賠十萬元,甚至引發道德風險的疑慮。金管會保險局提醒,保險公司會訂定除外條款,「民眾不要想著用保單來獲利。」
根據保險局統計,截至今天為止,共有14家產險公司推出32張防疫保單,包含企業與個人保單,像是罹患法定傳染病時住院的理賠,或是隔離的補償費用等。目前投保件數共14.87萬張,新契約保費收入約7152萬元。
針對近期網路熱議的防疫保單,因為過於熱銷,市場傳出將停售。保險局表示,經過了解,保險公司沒有說會停售,但各保險公司要去考量自家的胃納量訂定銷售量,保單何時要停售,由各家保險公司自己決定。
但此張保單也引發道德風險,例如有民眾故意去確診者的地區收到隔離通知來領理賠金。金管會強調,各保單都會訂定除外條款,民眾要避免想獲利的故意行為,不可以想著用保單來獲利。
其實保險公司在該張防疫保單的保單條款有訂定除外條款,像是被保險人前往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屬第三級地區;被保險人在保險契約生效前已出境,且在保險契約生效後因入境中華民國致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者;依中華民國各政府機關命令限制或禁止特定區域的不特定人外出封鎖措施。
此外,在理賠時也要出具各政府機關開立的「隔離通知書」、「隔離治療通知書」或「檢疫通知書」。
保險局指出,像是如果政府已經法定禁止地區民眾還跑進去,就不會理賠,保險公司還是會去訂定除外責任,保險公司設計時都要做考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