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盛投資管理:投資更偏好亞洲高收益債
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已增至16.5兆美元,占全球固定收益市場四分之一。法人表示,全球投資人持續尋求收益,是亞洲債券利差從目前水平進一步收窄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但同時,尋求收益正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
安盛投資管理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總監萬靖思(Jim Veneau)說,雖然全球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數字持續增加,多國處於封鎖狀態,但在疫苗開發和經濟刺激政策預期的支持下,宏觀因素正轉趨正面。
萬靖思表示,鑒於美國國債的上行風險,計劃對債券存續期維持減碼,選擇性增持高收益債券,同時逐步增加未避險的本地貨幣曝險部位。至於新發行債券供應充裕,亦將帶來一些戰術性布署機會,對於超買的債券應主動獲利離場,虧損者則應及早停損。
相較亞洲投資級債券,萬靖思說,投資會更偏好亞洲高收益債,因為利差已回升超過400個基點。但亦留意到,疫情期間部分企業信用狀態的疲弱,信用狀況亦變得更分化;BB 級高收益企業債及整體投資級別債券的價格較昂貴,但其表現亦較為穩定。
萬靖思表示,2021年存在的投資機會包括:
• 印尼企業債利差預計將繼續收窄,高Beta值的高收益中國大陸房地產債亦然,但同時應謹慎對待高槓桿、資金短缺的企業。投資級別方面,仍存在投資機會的領域為數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
• 可以看到近期中國大陸境內債券市場的違約情況,國有企業亦未能倖免。
• 儘管銀行體系和債券市場流動性充裕,但銀行和投資人普遍採取謹慎態度,變得更具選擇性進行投資。
因此,不應將政府對非戰略性產業「殭屍國企」的扶持視為理所當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