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太低 國際板債前七月遭大舉贖回破兆元大關
疫情掀起全球降息風,加速國際板債券提前贖回潮,金管會證期局今(6)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前七月共有113檔國際板債被提前贖回,總贖回金額達339.9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兆28億元,所幸7月仍有12檔發行,對國際板債籌碼面不無小補。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Fed大舉降息,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大筆資金湧入債市避險,加重債券的殖利率跌幅,發行商為了發行利率較低的新債,開始提前贖回舊債,成為國際板債券大幅贖回的主因。
據金管會今日統計,去年前七月僅有九檔國際板債遭贖回,今年前7月則高達113檔。
以7月單月來看,今年有15檔國際板債券被贖回,總贖回金額31.1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919.6億元;相較下,去年7月僅有一檔國際板債券被贖回,總贖回金額0.2億美元。
累計今年前七月總贖回金額高達339.93億元美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3倍之多。國際板債券被發行機構大量贖回,身為主要買家的壽險業受到影響,國際板約七、八籌碼成握在壽險公司手中,國際板債券被大量贖回,壽險業有現金要再去化投資的壓力。壽險業必須尋找新標的,否則將造成投資收益率下降,影響業者獲利表現,也影響到能給客戶的保單宣告利率。
今年以來國際板債券發行量不低,前七月一共發行130檔、金額逾439.16億美元,已經高於去年全年國際板債券254億美元的發行量,可望終結2017年開始連續三年發行量衰退的情況。
根據金管會統計,7月底國際板債券流通在外檔數646檔,流通餘額1,775.02億美元,略高於6月的1773.02億元,流通金額小幅回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