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鮑爾會施行負利率政策嗎?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美國聯準會將基準利率降至零利率區間,更執行史上前所未有的無限QE政策,聯準會近期雖一再表明負利率仍不是目前委員們的共識,但全球負利率影子仍不斷。除了美國總統川普不斷鼓吹聯準會應該認真思考負利率政策的推波助瀾、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出現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可能在明年4月轉負、英國最新標售3年期國債也驚見首度的負利率、新加坡貨幣市場隔夜拆款利率出現負值,是否美國未來也不得不步入歐日的腳步走入負利率,全球即將因疫情,正式擁抱負利率的新時代(如圖)?
負利率政策對經濟的成效始終被爭議。日本失落的20年與歐債危機下讓歐日央行採行負利率政策長達數年之久,然而從這些國家經驗觀察,初期利率下行至負值確實能帶來短期放款、消費甚至資本市場的刺激,但這些國家長期負利率多年後卻仍難實現經濟成長,負利率對信貸市場傳導刺激並不順暢,以致難以有效提振實體經濟,且一旦執行這類非常規政策後,更是難以回復至正常的利率軌道。
鼓勵銀行放貸,進而促進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降低儲蓄刺激消費,最終誘發經濟回復正軌,是對負利率政策的期待;但同時負利率政策也帶來一籮筐的問題難解,如金融業利差縮減競爭力降低、貨幣與退休基金的投資配置難題、殭屍企業對經濟產生無效的配置、長期通縮問題難解,資金套利誘因帶來更大的資產泡沫,推升風險性資產價格的潛在風險。
我斷言聯準會主席鮑爾非不得已,是絕對不敢貿然實施負利率政策這個非常規的激烈手段,因為一旦美元基準利率降至負的水準,首當其衝是國際美元的全球霸權貨幣地位將被撼動,美國將未先蒙其利反先受其害。
今年4月美元占全球貨幣支付占比達43%處於歷史高位、全球金融交易市場占比更高達85%,國際美元做為全球貿易、國際金融產品主要計價基準與各國央行的儲備貨幣,負利率的美元將降低市場對於持有美元的信心,侵蝕削弱美元全球的領導地位、同時加快部分國家去化美元的進程,一旦美元陷入信心危機,將引爆一場恐如金融海嘯般的世界貨幣大戰,全球系統性風險必再起波瀾。
美國國債做為各國央行外匯存底中美元主要配置,然負利率債券無法孳息僅有資本利得的期待,是否改變各國持有美債的誘因,尤其日本與中國大陸作為美債部位最大海外持有者,對美債結構性衝擊恐欲小不易。
此外,規模高達近3兆美元的美國貨幣基金,負利率的實施將使得這些貨幣市場收益進一步壓縮,甚至無收益可圖,此類基金必出現大量贖回與規模萎縮,美國中小企業將面臨短期融資壓力與周轉困難,或將再度引發今年3月發生的美元流動性短缺危機。
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刺激效力也將減弱,然負利率的反作用力,則不可不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本質是世界公衛危機問題,聯準會不斷印製鈔票或是降息為負並非真正解藥,有效的治療新藥與疫苗開發的進度,才是美國與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關鍵。
(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