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國商會示警供電疑慮 不利AI、半導體
台灣美國商會2025年白皮書指出,台灣隨著核能逐步除役,加上配合減碳逐步降低燃煤發電,基載電力供應正面臨結構性挑戰,缺乏新增基載電力具體規劃,進一步加劇未來供電穩定性疑慮,對半導體、AI等關鍵產業構成更高風險。
台灣美國商會理事長Dan Silver表示,台灣擁有AI、半導體、量子電腦等產業聚落,這些產業的發展仰賴電力,台灣應花更多心思在穩定供電、確保電價透明且穩定,才有助新興產業在台灣深耕,而這也是吸引外資擴大在台布局的關鍵前提。
核三廠2號機於5月17日除役,台灣邁入非核家園,立法院近期也通過2028年無煤中火決議,能源議題備受關注。
白皮書指出,台灣目前缺乏新增基載電力具體規劃,加上全球燃料供應受干擾,影響燃氣發電發展,台電與民間開發商多項專案亦屢次延宕,加劇未來供電穩定性疑慮,對半導體、AI等關鍵產業構成更高風險。
Dan Silver指出,商會今年初進行的商業景氣調查中發現,商會成員認為未來一到三年,台灣政府最優先要解決的就是能源議題,這是過去未曾有的情況,台灣應導入新興科技讓電力供應跟上腳步,也要以開放態度看待各種能源選項。Dan Silver更直言,未來企業對乾淨能源需求將提高,但台灣推動乾淨能源過於緩慢。
媒體詢問產業是否偏好哪種能源發電?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凱(Carl Wegner)表示,不聚焦特定能源,但希望台灣能有穩定、可預測的電力供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