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伴弱勢孩童體驗鳳梨全果利用 玩出甜甜永續力

工研院深耕南臺灣產業發展,推廣公益也不遺餘力,日前攜手奇美食品與芥菜種會舉辦「鳳梨SDGs親子體驗活動」,邀請來自經濟弱勢家庭及身心發展特殊孩童,一起走進位於臺南市的奇美食品幸福工廠,透過餅乾DIY、導覽探索與鳳梨永續教育體驗,將永續的種子植入下一代心中。
此次活動以「大手牽小手」為主軸,特別設計親子共學的體驗行程,包括孩子與志工共同參與的手工餅乾DIY課程,由幸福工廠專業烘焙師帶領,一同在香氣四溢的烘焙坊內揉製專屬的甜蜜時光。工廠導覽環節則讓孩子認識食物的製造流程,從食材選擇、製作到包裝,培養食品安全與珍惜資源的觀念。
活動中最具教育意義的亮點,是由工研院設計的「鳳梨永續教育體驗」,現場透過簡單易懂的互動說明與體驗式飲品製作活動,帶領孩子認識臺南在地的關廟鳳梨如何「全果循環利用」,從葉到果肉皆可善用,不浪費一分資源,包括鳳梨葉纖維的應用、鳳梨果渣製成天然發酵飲,以及鳳梨香氣元素轉化為特色飲品,每一口都蘊藏著對環境的關懷與科學的巧思。
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表示,永續不該只是課本上的名詞,更應該是孩子們能夠「看見、觸摸、喝得到」的真實生活體驗。這次活動即是以鳳梨為載體,讓孩童從中理解「如何讓一顆鳳梨的生命價值延續到最後一刻」,不僅學習珍惜,也能將這份意識帶回家庭與學校,成為小小永續傳播者。
工研院自2020年至今已在南臺灣辦理公益活動60場,超過 3,000人參與,本次公益活動不僅是科技與社福的跨界合作,也展現工研院長期以科技回應社會需求的堅持。未來工研院也將持續推動更多實踐式的教育計畫,將創新能量深入生活場域,陪伴更多孩子一同探索永續的可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