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完成與癌逝母約定!「她邊吐血邊考試」病房完成會考…錄取中山女中

女學霸遭控科展作品涉抄襲!台大:不影響錄取資格

苗栗行人擅闖軌道!台鐵新自強號延誤近1小時

工研院伴弱勢孩童體驗鳳梨全果利用 玩出甜甜永續力

工研院日前在臺南市的奇美食品幸福工廠舉辦「鳳梨SDGs親子體驗活動」,現場透過簡單易懂的互動說明與體驗式飲品製作活動,帶領孩子認識臺南在地的關廟鳳梨如何全果循環利用。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日前在臺南市的奇美食品幸福工廠舉辦「鳳梨SDGs親子體驗活動」,現場透過簡單易懂的互動說明與體驗式飲品製作活動,帶領孩子認識臺南在地的關廟鳳梨如何全果循環利用。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深耕南臺灣產業發展,推廣公益也不遺餘力,日前攜手奇美食品與芥菜種會舉辦「鳳梨SDGs親子體驗活動」,邀請來自經濟弱勢家庭及身心發展特殊孩童,一起走進位於臺南市的奇美食品幸福工廠,透過餅乾DIY、導覽探索與鳳梨永續教育體驗,將永續的種子植入下一代心中。

此次活動以「大手牽小手」為主軸,特別設計親子共學的體驗行程,包括孩子與志工共同參與的手工餅乾DIY課程,由幸福工廠專業烘焙師帶領,一同在香氣四溢的烘焙坊內揉製專屬的甜蜜時光。工廠導覽環節則讓孩子認識食物的製造流程,從食材選擇、製作到包裝,培養食品安全與珍惜資源的觀念。

活動中最具教育意義的亮點,是由工研院設計的「鳳梨永續教育體驗」,現場透過簡單易懂的互動說明與體驗式飲品製作活動,帶領孩子認識臺南在地的關廟鳳梨如何「全果循環利用」,從葉到果肉皆可善用,不浪費一分資源,包括鳳梨葉纖維的應用、鳳梨果渣製成天然發酵飲,以及鳳梨香氣元素轉化為特色飲品,每一口都蘊藏著對環境的關懷與科學的巧思。

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表示,永續不該只是課本上的名詞,更應該是孩子們能夠「看見、觸摸、喝得到」的真實生活體驗。這次活動即是以鳳梨為載體,讓孩童從中理解「如何讓一顆鳳梨的生命價值延續到最後一刻」,不僅學習珍惜,也能將這份意識帶回家庭與學校,成為小小永續傳播者。

工研院自2020年至今已在南臺灣辦理公益活動60場,超過 3,000人參與,本次公益活動不僅是科技與社福的跨界合作,也展現工研院長期以科技回應社會需求的堅持。未來工研院也將持續推動更多實踐式的教育計畫,將創新能量深入生活場域,陪伴更多孩子一同探索永續的可能。

工研院 公益活動

延伸閱讀

Labubu太紅 仿冒工廠也產能不夠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 碳捕捉跨國實證啟動

把旺來放進料理! 鳳梨料理簡單做 用果香煮出夏天滋味

高市農業局當媒人 大樹龍目社區鳳梨成星級餐點

相關新聞

誠新綠能積欠10億工程款 ?公司出面闢謠已和協力廠達成安排付款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誠新綠能積欠逾10億元工程款項等爭議,因誠新綠能是台積電綠電重要供應成員之一,為避免滾雪球效應,誠新綠能...

台中塑膠射出大廠逾10億元擴建新廠 市府助解決缺工難題

台中市經濟發展局今指出,位在潭子的塑膠射出大廠「康揚企業」將斥資超過10億元擴建新廠,為解決缺工議題上,經發局配合勞動部...

護理師出走 飯店包住、工地加薪也招不到人…政府開放移工卻綁手綁腳?

從醫院到工地,你是否發現那些忙碌的身影,正逐漸變得稀少?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襲,適齡勞動人口逐年減少,一場前所未有的缺工危機,正一點一滴浸蝕台灣的經濟活力,面對這波日趨嚴峻的人力荒,企業該如何調整思惟與對策才能應對?

大陸內捲壓力 台塑、台泥、台玻都在找出路...謝金河:像大象轉身需要時間

中國產業內捲壓力,讓台灣很多產業虧損累累,每一家公司都在努力找出路,像王文淵領軍的台塑集團正思考全面轉型,不過企業規模太大,像大象般轉身需要時間。

小宅成房市主流 低總價搶進是聰明布局還是空手接刀?

當家戶數與小宅交易量雙雙攀升,市場熱潮掩蓋了哪些長期風險?從人口結構、產品規畫到銷售策略,揭開小宅熱的真實面貌。根據591房屋交易網最新統計,近5年六都及新竹地區20坪以下小宅的交易占比,從2021年的13%逐年攀升至2025年的19.9% ,其中台北市的小宅化現象尤為嚴重,20坪以下產品占整體比重高達28.1%,形同每三筆房產交易中,就有一筆是小宅,「小宅瘋搶」背後的長期風險正悄然成形。

金控改選 新一代接班開啟新局

多家金控選在十三日舉辦股東會,除了董事會改選議題之外,新一代接班更成重頭戲,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之子蔡宗翰、華南金民股大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