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 碳捕捉跨國實證啟動

工研院開發「固態胺吸附劑碳捕捉模組」正式於三菱電機先端技術總合研究所完成裝機,具備低溫脫附、節能、省空間等特性,適用於中小型碳排源。圖左起為三菱電機所長西澤昭則、副所長橋本博幸,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開發「固態胺吸附劑碳捕捉模組」正式於三菱電機先端技術總合研究所完成裝機,具備低溫脫附、節能、省空間等特性,適用於中小型碳排源。圖左起為三菱電機所長西澤昭則、副所長橋本博幸,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工研院/提供

在全球致力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趨勢下,碳捕捉已成為實現產業減碳關鍵技術之一,工研院9日與日本三菱電機於日本兵庫縣先端技術綜合研究所舉行「固態胺吸附劑碳捕捉模組」裝機儀式,隨即啟動從廢氣中回收二氧化碳的實證,象徵臺日攜手佈局亞洲碳中和技術市場。

儀式由三菱電機先端技術綜合研究所所長西澤昭則與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共同主持。西澤所長表示,推動永續發展是企業經營的核心,三菱電機致力於研發建構綠色社會的創新科技,涵蓋碳循環、材料與產品循環利用、次世代功率半導體、能源管理等領域,此次的合作是碳循環技術的關鍵一環。

胡竹生副院長表示,面對全球淨零排放與氣候變遷挑戰,科技創新是解決永續難題的關鍵。工研院積極投入新科技研發,包括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期待透過產業合作推動技術落地與價值創造,這不僅是臺灣碳捕捉技術首次跨海驗證,更具臺日攜手推動減碳技術之指標意義。

三菱電機西澤所長表示,三菱電機高度重視低濃度二氧化碳捕捉的潛力,此次導入工研院開發的碳捕捉模組,結合三菱電機於空調系統與產業系統等領域中累積多年的控制技術與能源管理技術,加速打造回收至再利用的一貫型碳捕捉系統。未來也將納入三菱電機的「Energy & Facility(E&F)」解決方案,致力於減少工廠等場所的碳排放,共同實現碳中和。

赴日交機的技術團隊工研院綠能所與環境研究所萬皓鵬副所長表示,工研院開發的固態胺吸附技術具備低溫脫附、節能等優勢,像「會呼吸的海綿」一樣,能從稀薄的氣體中把二氧化碳抓下來,然後用80℃左右的低溫就能釋放出來回收使用。此外,固態胺技術亦具備設備體積小、設備壽命長、熱穩定性佳等特點,不像傳統液體吸收法那麼耗能,特別適合應用在像天然氣鍋爐、燃料電池、半導體等小型但分散的排碳來源。更具高度擴展性,有助於建立亞洲地區的碳管理鏈。

這項技術具備高度產業應用潛力,特別適合導入於目前中小型排碳源的製造場域。例如,化學工廠與食品製造業普遍使用天然氣鍋爐作為熱源,其廢氣中含有濃度不高但穩定的二氧化碳,適合透過本系統回收再利用。半導體廠則需處理製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這類氣體在高溫分解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導入碳捕捉模組可同時提升污染控制與碳管理效益。整體而言,本技術不僅可協助企業落實減碳,更有助於因應未來碳費制度與供應鏈減碳要求,打造具經濟效益的淨零轉型方案。

這項合作,在工研院的碳捕捉創新技術,結合三菱電機機電控制等強項下,不僅展現臺日科技互補的優勢,也有助強化亞洲地區碳捕捉產業鏈建立。面對國際碳排規範日益嚴格,雙方期待透過合作開發商業化碳捕捉系統,開拓捕碳新市場,協助企業強化減碳能力,共同邁向淨零未來。

工研院與日本三菱電機啟動固態胺吸附碳捕捉模組跨國實證,展現臺灣淨零技術首度赴日部署的重要里程碑。圖左起為三菱電機先端技術總合研究所所長西澤昭則、副所長橋本博幸,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與日本三菱電機啟動固態胺吸附碳捕捉模組跨國實證,展現臺灣淨零技術首度赴日部署的重要里程碑。圖左起為三菱電機先端技術總合研究所所長西澤昭則、副所長橋本博幸,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工研院/提供

減碳 工研院 三菱

延伸閱讀

打造機器人製造聚落 黃偉哲:台南準備好了將釋104公頃土地

工研院赴日秀無人機創新

工研院奪愛迪生七獎 全球第二

創新平台/H型鋼雷射銲接 寫技術新頁

相關新聞

嘉南逾14萬太陽光電模組遭颱風損毀 彭啓明:對環境無任何不良影響

丹娜絲颱風登陸嘉義縣和台南市,其中強風造成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滯洪池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掀翻、破裂。環境部長彭啓明...

輝達台灣總部用地有解!北市府同意新壽可直接轉讓北士科T17和T18

輝達台灣總部用地有解!據了解,新光人壽昨日已正式發函北市府,北市府原則上已同意新壽可直接轉讓北士科的T17和T18的土地...

大創「通通100」成廉價日本代名詞?背後悲歌:市場執著與全球漲價現實

「通通100」只存在於日本 在各種商品跟服務中,也常常見到日本跟全球價格的不同常識。 大創擁有約76,000種商品,其中九成的未稅價是100日圓。我在2021年1月去了東京龜有的店面。848坪

全球最便宜的迪士尼門票...在日本人眼中仍太貴!學者:整體經濟差距擴大

「光是門票就這麼貴嗎?」2018年7月,去美國加州蜜月旅行的職員龍澤曉宗(26歲),原本幸福絕頂的心情在一瞬間回到了現實。 讓他吃驚的是透過旅行社買的迪士尼樂園門票。一人約16,000日圓,是當時日本的2倍以上。加上吃飯和買禮物,錢就這樣飛走了。「本來以為日本已經很貴了,沒想到這裡更貴。」 停留在這裡1星期的費用,兩個人就花了80萬日圓以上。龍澤大嘆:「連在旅館喝的早餐咖啡都是日本的2倍。只好跟自己說,畢竟是一生才一次的蜜月旅行……」 另一邊,千葉縣浦安市的JR舞濱站。

日本便宜跟匯率無關?學者點核心問題是「薪水沒漲」:可說是國家凋零

當提到「日本的商品跟服務比外國便宜」時,很多人應該會想到:「原因在於匯率」吧。然而研究通膨目標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伊藤隆敏教授批評:「原因並不是匯率,這是錯誤的。」 日本的商品跟服務比海外價格昂貴或便宜,是由「國內物價」「國外物價」「名義匯率」來決定的。接著介紹一下伊藤教授提出的概念: 假如國內物價跟國外物價各漲2%,國內比國外便宜的理由可以解釋為「日幣貶值、日圓走弱」。 但是事實上,在約20年前的2000年2月底跟2020年2月底,日圓和美金的匯率同樣為約1美金等於110日圓(注:2021年1月為103日圓左右)。 這20年來,日本的物價幾乎沒有變,平均通膨率是0。另一方面,美國的物價在20年內幾乎每年都漲2%。2020年的物價水準比2000年成長了50%。 因此日本人如果隔了20年再去美國,就會覺得「物價貴了50%」,相對的美國人隔了20年再去日本,就會覺得比以前便宜許多。這是之後第4章會介紹的赴日外國觀光客增加的原因。

匯率低、赴日本變超便宜...是優點?學者提4弊端示警:太廉價遲早帶來浩劫

到目前為止,介紹了很多「廉價」的物品或服務及其問題所在。 然而應該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雖然薪水很低,但只要物價便宜就能生活,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確,對照物價的話,只要收入高,就能過著無虞的生活,「廉價」和「貧窮」 並非一定有關聯。兩者並不是畫上等號的。 然而,哥倫比亞大學的伊藤隆教授卻敲響一記警鐘:「日本商品的低廉價格遲早會以浩劫的形式報應到日本頭上。」伊藤教授的理由如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