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市長夢碎!林岱樺涉案遭起訴身型明顯消瘦 競選團隊幾乎崩解

來澎湖玩遭名店挑釁?南韓女團成員直呼「我想回家」 縣長說話了

破零!罷綠委李坤城「突襲送件」 領銜人:二階連署份數一定夠

主權基金財源有眉目了 主計總處支持歲計賸餘一定比率挹注

政府正討論籌設主權基金,針對基金財源,除了備受討論的中央銀行外匯存底外,因近年稅收超徵,外界也點名政府財政盈餘。 聯合報系資料照
政府正討論籌設主權基金,針對基金財源,除了備受討論的中央銀行外匯存底外,因近年稅收超徵,外界也點名政府財政盈餘。 聯合報系資料照

政府正討論籌設主權基金,針對基金財源,除了備受討論的中央銀行外匯存底外,因近年稅收超徵,外界也點名政府財政盈餘。對此主計總處表態,在有收支賸餘前提下,支持歲計賸餘一定比率挹注主權基金。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周年演說中宣布,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政院並火速召集會議討論,暫由國發會統籌。而要成立主權基金,關鍵在於「錢關」怎麼過?基金財源從哪來,從外匯存底、歲計賸餘到舉債,都被認為是籌資管道。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8)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主權基金目的是協助企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世界,目前有三件事正在討論,首先是財源,被問到央行反對無償動用外匯存底,劉鏡清說,「這個我們絕對不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其次是法源依據,如何在執行面受到合理監管、又能保有彈性,需有相當良好的立法技巧;最後是人才,這些細節都仍在討論。

主計總處表示,主權基金正由國發會展開跨部會協商並整體規劃,未來不排除歲計賸餘將提撥一定比率挹注主權基金,但前提是有收支賸餘。

主計總處指出,雖近年皆有歲計賸餘,但因為都已規劃用途,近幾年歲計賸餘可能無法挹注主權基金,若未來訂定專法,並規劃歲計賸餘提撥一定比率挹注主權基金,這部分是可以研究的。

至於比率要訂在多少?專法內容怎麼訂?主計總處表示,這部分可以再討論,但前提是必須有收支賸餘。

近年稅收表現亮眼,連年超過預算數,根據主計總處及審計部資料,以近十年來看,近年歲計賸餘高點是在2022年,當年為4,992億元,扣除還債之後,收支賸餘為3,492億元;不過像2017年歲計賸餘僅25億元,2015年、2016年歲入歲出相抵為差短。

行政院已交由劉鏡清統籌相關部會,協商主權基金規模、資金籌措等議題,上月已召開首次會議,國發會、中央銀行、財政部、主計總處等四部會於會中交換意見,例如國際情況、財務投資型態與策略投資型態有何不同等。

據了解,國發會正在蒐集各國經驗,為求慎重,不會僅看網路資料,未來不排除實地考察各國主權基金運作情形,一定會非常謹慎處理相關議題。

財經官員表示,要舉債或動用歲計賸餘來挹注主權基金,在當前法規架構下尚不可行,勢必會需修法或設立專法。

國發會 主權基金

延伸閱讀

AI新十大建設 國發會:矽光子應用增半導體韌性

用「這招」留才!國發會辦「創新創業100競賽」 總統獎500萬獎勵金

國發會推動幸福職場計畫 「三亮點」羨煞全國公務員

突然要做主權基金目的可疑?主力投資項目郭智輝全說了

相關新聞

談台海安全重要性 蕭美琴:台灣科技為全球設備提供動力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有關台灣安全...

突要求地方自籌租補經費?國土署:因應財劃法修法調整比例

內政部近日函文地方政府,指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要求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引發雲林縣、台北市不滿。國土署...

台灣5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3成 近33年首見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紀錄,且5月台灣對美外銷占總出口比重達30%,是民國81年...

1元硬幣成本高於價值 央行:有使用需求不會停發

全球吹起廢除「小幣」風潮,美國財政部將於明年初停止發行1美分硬幣。台灣央行表示,台灣的1元硬幣發行成本已經高於價值,不過...

誠新綠能積欠10億工程款 ?公司出面闢謠已和協力廠達成安排付款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誠新綠能積欠逾10億元工程款項等爭議,因誠新綠能是台積電綠電重要供應成員之一,為避免滾雪球效應,誠新綠能...

台中塑膠射出大廠逾10億元擴建新廠 市府助解決缺工難題

台中市經濟發展局今指出,位在潭子的塑膠射出大廠「康揚企業」將斥資超過10億元擴建新廠,為解決缺工議題上,經發局配合勞動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