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基金財源有眉目了 主計總處支持歲計賸餘一定比率挹注

政府正討論籌設主權基金,針對基金財源,除了備受討論的中央銀行外匯存底外,因近年稅收超徵,外界也點名政府財政盈餘。對此主計總處表態,在有收支賸餘前提下,支持歲計賸餘一定比率挹注主權基金。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周年演說中宣布,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政院並火速召集會議討論,暫由國發會統籌。而要成立主權基金,關鍵在於「錢關」怎麼過?基金財源從哪來,從外匯存底、歲計賸餘到舉債,都被認為是籌資管道。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8)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主權基金目的是協助企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世界,目前有三件事正在討論,首先是財源,被問到央行反對無償動用外匯存底,劉鏡清說,「這個我們絕對不會。」
其次是法源依據,如何在執行面受到合理監管、又能保有彈性,需有相當良好的立法技巧;最後是人才,這些細節都仍在討論。
主計總處表示,主權基金正由國發會展開跨部會協商並整體規劃,未來不排除歲計賸餘將提撥一定比率挹注主權基金,但前提是有收支賸餘。
主計總處指出,雖近年皆有歲計賸餘,但因為都已規劃用途,近幾年歲計賸餘可能無法挹注主權基金,若未來訂定專法,並規劃歲計賸餘提撥一定比率挹注主權基金,這部分是可以研究的。
至於比率要訂在多少?專法內容怎麼訂?主計總處表示,這部分可以再討論,但前提是必須有收支賸餘。
近年稅收表現亮眼,連年超過預算數,根據主計總處及審計部資料,以近十年來看,近年歲計賸餘高點是在2022年,當年為4,992億元,扣除還債之後,收支賸餘為3,492億元;不過像2017年歲計賸餘僅25億元,2015年、2016年歲入歲出相抵為差短。
行政院已交由劉鏡清統籌相關部會,協商主權基金規模、資金籌措等議題,上月已召開首次會議,國發會、中央銀行、財政部、主計總處等四部會於會中交換意見,例如國際情況、財務投資型態與策略投資型態有何不同等。
據了解,國發會正在蒐集各國經驗,為求慎重,不會僅看網路資料,未來不排除實地考察各國主權基金運作情形,一定會非常謹慎處理相關議題。
財經官員表示,要舉債或動用歲計賸餘來挹注主權基金,在當前法規架構下尚不可行,勢必會需修法或設立專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