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首季存放利差!跌至近三年新低 央行卻說「不見得是壞事」

國銀存款利率步步高升、放款利率卻逆勢溜滑梯,促使中央銀行28日公布2025年第1季國銀存放利差跌至1.34個百分點,寫下2022年第3季以來近三年最低水準。國銀存放利差下滑,代表銀行光靠存、放款業務這「老本行」賺錢大不易。
央行統計顯示,央行先前連續升值抑制通膨,帶動市場利率走揚,今年第1季國銀平均存款利率連三年上漲,從2022年第1季的0.36%,一路漲至今年第1季的1.14%,漲幅高達0.78個百分點。
但放款利率與存款利率走勢不同步,今年第1季放款平均利率由前一季的2.49%下滑至2.48%,為兩季低點,進而促使存放款利差滑落至1.34個百分點,寫2022年第3季以來、近三年最低。
國銀存放利差溜滑梯,央行官員解釋,今年第1季存款利率走揚,主要是銀行針對大型與優質企業推出優存專案,舉例而言,有些A咖企業要發股利前,銀行會為其量身打造短天期優利專案,並給予比市場水準更高的存款利率。
此外,近期不少銀行面臨《銀行法》72-2條的三成上限,為避免超限,也會透過優利專案吸收存款;也有銀行為符合主管機關對資本適足率的要求,推出優利定存專案,以維持穩定的定存水位。
至於放款利率下滑,主要是承作利率較低的政府借款,及銀行為競爭優質客戶,給予A咖企業較優惠的低利貸款,雖然此舉會導致利差微薄,但優質客戶的倒帳風險低,銀行藉由低利貸款優惠吸引客戶駐足後,還能進行「跨售」,例如擔任薪資轉帳戶、協助企業發行債券、提供其他金融商品或服務等,賺取更多手續費收入。
央行官員強調,銀行的經營不能光靠存放款業務,而是需要提供客戶更多元的金融服務,藉由高利存款、低利貸款和重要企業客戶建立關係後,就有機會賺到更多手續費收入,存放利差縮減看似吃虧,其實是銀行獲客、留客的策略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