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國道7號拚2030年通車 仁武系統恐成全台最複雜交流道

大戶理財新動向!億級富豪賣美債拉高現金部位 國銀高層揭4原因

台美關稅磋商順利進行 賴總統籲支持撥補台電穩定電價

外界高度關注美國關稅政策,賴清德總統表示,經過前一輪實體磋商後,仍在持續進行當中,過程順利;將從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出發,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圖為去年他於520總統就職典禮演說。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外界高度關注美國關稅政策,賴清德總統表示,經過前一輪實體磋商後,仍在持續進行當中,過程順利;將從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出發,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圖為去年他於520總統就職典禮演說。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20日就職一周年,上午他在敞廳發表談話。外界高度關注美國關稅政策,賴總統表示,經過前一輪實體磋商後,仍在持續進行當中,過程順利;將從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出發,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他亦啟動產業傾聽之旅,在與產業界的座談中,了解到各行各業紛紛主張不要調漲電價,支持政府撥補台電,健全台電的財務、以穩定電價。

賴總統表示,在國家前進的道路上,挑戰和難關會一再出現。上個月初,美國宣布新的關稅政策,他提出了五大因應策略,並且啟動產業傾聽之旅,希望攜手產業界突破挑戰,開創新的契機。

賴總統說,行政院也在最快的時間內,整合各界意見,提出「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並將運用歲計賸餘,編列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除了支持產業與安定就業,更要強化經濟、照顧民生、提升國土安全韌性,讓台灣產業在變局中,持續穩健前行。

賴總統提到,尤其,在跟產業界的座談中,各行各業紛紛主張不要調漲電價,支持政府撥補台電,弭平從COVID-19疫情到俄烏戰爭以來,台電補貼民生和產業用電的虧損,來健全台電的財務、以穩定電價,也期待朝野合作通過行政院的特別預算。

賴總統指出,百工百業也都希望維持供電穩定。其實,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因此,確保供電穩定,同時開發多元綠能,不論過去或未來,都是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

賴總統表示,除了電價議題,近期,國人也都非常關注台美關稅談判情況,經過前一輪的實體磋商後,仍在持續進行當中,過程順利。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站穩台灣的立場,從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出發,會快慢有序、有為有守,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

他強調,台灣和全球民主夥伴共享民主的價值,並且遵循自由市場原則,共榮發展,這是台灣最大的本錢,也是廣大台商釋放活力與能量的保護傘,更是民主和威權體制最大的區別。

賴總統說,長期以來,台灣和美國以及民主夥伴,積極交流合作,也彼此砥礪成長。朋友之間難免有摩擦,但終究能夠磨合。正如同聖經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朋友之間,互相切磋,能夠磨掉缺點,展現優點,即使遭遇意見分歧,只要有信任的基礎、誠懇的對話,也能夠更加了解彼此,讓交情更加深厚。

電價 美國 台電

延伸閱讀

賴清德總統就職1周年 鍾東錦苗栗立場念茲在茲2件事

櫻井翔現身台北總統府 專訪總統賴清德「偶像與元首」同框畫面曝光

賴執政周年滿意度四成五低於年均 游盈隆:當然不算好消息

帛琉總統惠恕仁抵台國是訪問 賴總統明設國宴招待

相關新聞

談台海安全重要性 蕭美琴:台灣科技為全球設備提供動力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有關台灣安全...

突要求地方自籌租補經費?國土署:因應財劃法修法調整比例

內政部近日函文地方政府,指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要求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引發雲林縣、台北市不滿。國土署...

台灣5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3成 近33年首見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紀錄,且5月台灣對美外銷占總出口比重達30%,是民國81年...

1元硬幣成本高於價值 央行:有使用需求不會停發

全球吹起廢除「小幣」風潮,美國財政部將於明年初停止發行1美分硬幣。台灣央行表示,台灣的1元硬幣發行成本已經高於價值,不過...

富比世台灣50大富豪出爐 富邦蔡家重回榜首

根據美國雜誌「富比世」(Forbes)公布的2025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與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

勞動基金前4月虧損近2千億 5月尚需觀察匯率

勞動基金運用局2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114年截至4月底止,運用規模為7兆1,034億元,累計虧損1,990億元,收益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