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能技術 核安會:核融合、SMR研究進行中

美方多次關注台灣能源議題,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於立法院表示,若有新的核能技術,期待和各個先進技術的擁有者、開發者,保持更多機動,能主動性對話與研究。核能安全委員會今天表示,對第四代核能技術與核融合技術的研究均在發展當中,其中「壓水式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爐心模擬與隔震技術先期研究」計畫進行SMR爐心安全評估與地震評估的研究,該計畫已送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管理會審查中。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邀請核能安全委員會主委陳明真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陳明真表示,在評估新世代核能技術並接軌國際研究上, 國原院受國科會委託,執行「磁約束高溫電漿研究整合型計畫」,旨在4年內建構台灣首座小型球形托卡馬克實驗裝置(FIRST),並設置於國原院院區。第一期計畫(2023年3月至2025年2月)成功完成FIRST裝置的細部設計,為後續建設奠定了穩固基礎。
第二期計畫(2025年3月至2027年2月)將進入建置與測試階段,專注於裝置的實體建造、系統整合及測試運行,該計畫致力於推動核融合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專業人才的培育,為台灣核融合技術的發展建立重要平台。
此外,國原院持續關注國際第四代反應器及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的技術發展,並已適度投入人力進行SMR相關研究,2023年已針對全世界第一個通過美國核管會設計認證審查的NuScale SMR,進行特定設計審查導則研究,以了解壓水式SMR的安全審查重點,作為未來在SMR安全審查及技術發展的基礎。
2024年為持續評估國際SMR安全特性及培育我國核電人才,於「原子能系統工程跨域整合發展計畫(第三期)」(2025至2028年)計畫中,規畫進行SMR安全分析技術整備及分析驗證研究;此外,核安會亦透過「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管理會補助計畫」補助國原院執行「壓水式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爐心模擬與隔震技術先期研究」計畫,以進行SMR爐心安全評估與地震評估之研究,此計畫目前已送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管理會審查中。
陳明真表示,目前國際第四代反應器及SMR仍屬於發展中的技術,在設計上也與傳統大型輕水式反應器有所差異,且歐、美等國家尚未有正式商轉發電案例,後續仍需深入了解並評估其技術成熟性及未來運轉實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