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被控學術成就造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路徑曝光!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氣象署說明對台影響機率

「難再重獲大眾信任」…國分太一爆醜聞5天後 TOKIO宣布解散

美雙反調查 盯上七台廠…針對特定單體與寡聚物採取措施

美國商務部已對台灣特定單體與寡聚物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路透
美國商務部已對台灣特定單體與寡聚物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路透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商務部已對台灣特定單體與寡聚物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此案一共涉及七家台灣化工領域的企業。

根據美國商務部在聯邦公報發布的公開調查通知,商務部3月27日收到一項反補貼稅申訴,與從台灣進口的特定單體與寡聚物有關。這項申訴由美國本土生產商Arkema代表國內產業提出,指控台灣當局提供單體與寡聚物生產商補貼,這些進口已重創美國產業,或構成嚴重威脅。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昨(23)日證實,美國商務部於4月16日公告對台灣與南韓的單體與寡聚物(CMOs)展開反傾銷調查,同時對台灣進行平衡稅調查。據統計,去年美國自台灣進口CMOs約7,938萬美元(約新台幣25.8億元)。

國際貿易署表示,在正式調查前,貿易署已向美方強調我政府相關措施均無特定性,不應進行平衡稅調查。現美方既已決定調查,貿易署將與業者共同因應,爭取較低稅率,也呼籲廠商積極應訴,維護出口權益。

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已針對南韓與台灣的化學品進口啟動反傾銷調查,包括特定單體與低聚物,可用於製作黏合劑和塗料。美方也對台灣相關生產廠商進行反補貼調查(即平衡稅調查)。換言之,美國對台灣特定化學品展開了「雙反調查」。

Arkema在舉例證明美國產業受創時點出許多現象,包括市占率下降、產量下滑、產能減少、營業利益縮水及營收萎縮等。美國商務部評估指控及各項證據後,認定這些指控獲得充分證據支持,符合展開調查的法定要求。

Arkema認定台灣有七家單體與寡聚物生產商或出口商,但通知中未提供名單。不過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日前發布的新聞稿顯示,此案涉及的公司分別是長興材料(1717)、日勝化工、國精化學等上市櫃公司外,還有台灣科斯創、雙鍵化工、信捷先進材料及東昌化學。

從台灣進口的單體與寡聚物是否衝擊美國國內產業,由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負責認定,ITC將在接獲申訴後45天內做出初步判斷。

如果ITC判定台灣單體與寡聚物沒有重創或嚴重威脅美國產業的合理跡象,調查將劃下句點,反之則會遵照法規和監管時間規定繼續下去。

這次調查涉及的產品是某些多功能丙烯酸酯與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以及丙烯酸化雙酚A環氧基寡聚物。調查範圍也涵蓋與調查對象產品混合或混製、但來自未被調查來源的寡聚物。除了台灣,美國商務部也對南韓單體與寡聚物展開反傾銷調查。

美國商務部 反傾銷

延伸閱讀

美國針對台灣化學品啟動反補貼調查 涉及黏合劑塗料原料

太陽能產品銷美關稅終判出爐 業界:嚴防東南亞傾銷

不只禁H20晶片?傳輝達5090D也暫停供應 恐打亂市場規劃

借中芯掛名出貨華為?台積電:2020就斷供貨 真相商務部非常清楚

相關新聞

談台海安全重要性 蕭美琴:台灣科技為全球設備提供動力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有關台灣安全...

突要求地方自籌租補經費?國土署:因應財劃法修法調整比例

內政部近日函文地方政府,指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要求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引發雲林縣、台北市不滿。國土署...

台灣5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3成 近33年首見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紀錄,且5月台灣對美外銷占總出口比重達30%,是民國81年...

1元硬幣成本高於價值 央行:有使用需求不會停發

全球吹起廢除「小幣」風潮,美國財政部將於明年初停止發行1美分硬幣。台灣央行表示,台灣的1元硬幣發行成本已經高於價值,不過...

富比世台灣50大富豪出爐 富邦蔡家重回榜首

根據美國雜誌「富比世」(Forbes)公布的2025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與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

勞動基金前4月虧損近2千億 5月尚需觀察匯率

勞動基金運用局2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114年截至4月底止,運用規模為7兆1,034億元,累計虧損1,990億元,收益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