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基金近十年投資新興事業 獲利495.64億元

立法院「國家發展基金不當投資暨管理失職」調查委員會16日舉行第五次全體委員會議。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報告指出,國發基金2016年後投資之轉投資事業共37家,投資獲利495.64億元。同時,劉鏡清也提到,自去年6月起,國發基金已開始推動九項精進投資管理措施,包括強化投資審查機制及加強投資後管理措施等。
立法院今召開國發基金調查委員會,針對國發基金2016年起投資的「直接投資組合中重要新興事業」之績效與管理進行詢問,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率先進行會議詢問。他說,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2條,調查、調閱報告書及處理意見未提出前,相關人均負有保密義務,不得對調查、調閱內容或處理情形予以揭露。會議主席、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則說,本次會議報告並未涉及機密部分,而後會議繼續進行。
關於國發基金的投資績效,劉鏡清指出,國發基金2016年後投資之轉投資事業共37家,截至去年底止累計投資新台幣309.42億元,已回收207.5億元,持股市值(不含暫無法評價之新創事業及創業投資事業)523.54億元,投資獲利(不含暫無法評價之新創事業及創業投資事業)495.64億元。
劉鏡清還提到,國發基金的轉投資事業共37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共15家,9家投資獲利,6家投資虧損,累計投資196.69億元,已回收198.26億元,持股市值499.26億元,投資獲利500.83億元。
此外,投資未上市櫃公司則有22家。劉鏡清指出,其中7家為尚處投資期或甫進入處分期階段的創投事業,現暫無法評估投資績效;8家事業屬新創公司,仍在開發建置階段或新研發產品尚在臨床試驗中,也暫無法評估投資績效。剩下7家事業累計投資29.57億元,已回收0.1億元,以最近一次增資價或每股淨值計算持股市值24.28億元,投資虧損5.19億元。
劉鏡清也提及,國發基金為強化投資審議品質及投後管理效能,於去年6月起推動九項精進投資管理措施,並持續滾動修正檢討,具體措施包含慎選投資標的、強化審議品質、優化投資協議書、修正投資事業管理分類、增建風險預警指標、定期檢討轉投資事業營運情形、透過董事會與股東會強化投後管理、爭取設立投資後管理專責部門,以及精進退場機制,適時停損。
劉鏡清表示,國發基金未來仍將依據設立宗旨,持續投資於增加產業效益或改善產業結構的重要事業,以協助促進國內產業發展,同時加強轉投資事業監督管理,協助轉投資事業強化公司治理及改善營運狀況,並持續積極落實退場機制,適時辦理釋股作業,以提升國發基金投資效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