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水扁喊「清算非對付在野最佳方式」 臉書湧網友論戰諷:該回去關了

已婚男導師伸狼爪!陸男研究生52分鐘舉報遭性侵 北京理工大學火速解聘

交通部大樓驚傳女子隨意放鞭炮 公務車遭波及炸出白色痕跡

美中競爭升級 林佳龍倡台美對接、深化雙邊經貿合作

外交部長林佳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外交部長林佳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受邀出席由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舉辦的「Team Taiwan 鏈動全球:打造經濟日不落國論壇」,與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及大肚山基金會校友們共同探討台灣面對全球經貿局勢的挑戰與機會。林佳龍表示,面對美中競爭,台灣必須形成「Taiwan+N」的全球產業布局,並結合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與資金優勢,共同組成「台美聯合艦隊」,實踐經濟日不落國願景。

林佳龍指出,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積極運用自由貿易紅利擴張經濟與軍事實力,並藉由「中國製造 2025」、「中國標準 2035」等戰略目標,試圖主導全球供應鏈。而在美國許多地區,自由貿易象徵著鋼鐵與汽車製造業沒落,並引發美國內部失業、貧困等問題,甚至紅色供應鏈帶來的威脅,也導致美國將政策重心轉向公平貿易與再工業化,並推動「對等關稅」政策以維護其整體利益。

林佳龍認為,當前的美中競爭已從傳統經貿層次上升為關乎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全面對抗,台灣在此背景下應思考如何與美國的戰略目標「對齊、對接、對應」,積極強化雙邊經貿與科技合作。林佳龍強調,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台美雙方在安全、經濟與科技領域利益一致,台灣應採取「戰略明確、戰術靈活」的原則,在關稅、投資及政府採購等政策上與美國精準對接,持續深化雙邊合作。

因應國際局勢劇烈變動,林佳龍表示,唯有順勢而為,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化解衝擊,同時在變局中尋求擴大自身利益的機會,他強調,當前美中全面競爭和關稅政策對全球而言固然是嚴峻挑戰,但對台灣而言,這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加速國際化的重要契機。

林佳龍並引用其2024年出版的著作《經濟日不落國: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提出的核心觀點,指出台灣企業可透過「以大帶小、軟硬兼施、公私協力、內外循環」的策略,打造「新國際雁行聯合艦隊」,由大型企業帶領中小企業,整合硬體製造與軟體服務,推動公私部門緊密協作,同步開拓國內外市場,形成「Taiwan+N」的全球產業布局,實踐「經濟日不落國」的願景。

林佳龍表示,這項策略也將有助於打造「台灣投資美國隊」,更期待能建立「美國投資台灣隊」,在雙向深化投資的過程中,結合美方在高科技、人才與資金等優勢,共同組成「台美聯合艦隊」,攜手征戰國際市場,實踐總統賴清德提出的「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世界」的國家戰略。

除美國以外,林佳龍也強調,外交部正積極推動經濟外交,強化與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的經貿連結,包括巴拉圭、帛琉、菲律賓、泰國,以及波蘭、捷克等中東歐與印太地區國家,為台灣企業拓展更多元且具潛力的國際合作機會。

林佳龍最後指出,台灣位居全球民主價值鏈核心、印太第一島鏈戰略要地、亦是非紅色供應鏈的樞紐,台灣的發展不僅關係自身未來,更深刻影響全球安全與繁榮。他期許透過產業全球布局,讓台灣真正成為「世界的台灣」,也讓「台灣世界好」。

林佳龍 美國

延伸閱讀

前機要何仁傑涉共諜 外交部:已啟調查

林佳龍:台日可在民主供應鏈與非紅供應鏈合作

6兆台幣對美採購錢從哪來? 郭智輝:買進來賣的當然有財源

關稅談判台灣已掛上號 林佳龍稱還有旅費赴美

相關新聞

中經院: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最慘恐零成長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計畫,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風險全面上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達,將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談核能延役與重啟 彭啓明:不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因此核電延役修法是否通過,備受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

一句「把吃苦當吃補」被狂酸 被問到今天幾點起床?郭智輝斷然回一句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小時候都睡到8點,但現在6點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遭酸現在這位子坐得很苦、不知民...

貿易大戰 中經院長:台灣未必受益

川普二點○繼續針對中國大陸,美、中雙方互加關稅,已達百分之二百以上,台灣能否複製二○一八年美中貿易開戰、台灣獲利的情境?...

我恐續列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美財政部最快下周揭曉

美國下周可能公布匯率操縱國名單,中央銀行分析,由於三項檢視標準中,台灣觸及其中兩項,台灣恐將持續被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

對等關稅談判 中經院長估川普內心理想稅率15%起跳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不過各國與美談判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川普政府內心的理想稅率可能15%起跳,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