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洗產地違規轉運 財經部會5年裁罰近3000萬元

朝野立委關切洗產地、違規轉運查核,根據經濟部、財政部統計,2020年至今,依貿易法或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裁處的案件近800件,包含警告或罰鍰,5年總罰鍰金額約達新台幣2958萬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邀請財政部、經濟部等部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等朝野立委關切洗產地查核,以及自由貿易港區違規轉運罰鍰過低。
列席備詢的財政部長莊翠雲、經濟部次長江文若皆表示,政府會全力阻絕、不容許中國洗產地的情況發生。
莊翠雲進一步指出,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主管機關是交通部,目前條例規定的罰鍰金額,是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比貿易法的最高300萬元來得低,她認為可建議交通部是否考慮提高相關罰則。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從2020年到去年底,自由貿易港區違規轉運案件裁處約40幾件,包含祭出罰鍰或警告,總罰鍰金額約140.5萬元。
至於非屬自貿港區部分,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統計,2020年至今,依據貿易法,裁處產地標示不實案件共744件,分別處以警告、罰鍰,罰鍰共處2818萬元;原輸入國包括中國、日本、越南、美國、泰國、德國、韓國、印尼等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