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山羌之亂!台灣山羌成為肆虐關東的外來種

MiLB/林維恩單局挨2轟「無雙」破功 鄭宗哲連5場敲安

每年20件意外落軌有對策了!台鐵1.5億設「纜繩式」月台門 明年3月啟用

川普上任掀貿易巨浪!勤業眾信示警:別再靠單一供應鏈

勤業眾信提醒,企業必須打造一個能承受多國政策變化、貿易干擾與稅負波動的靈活體系。業者提供
勤業眾信提醒,企業必須打造一個能承受多國政策變化、貿易干擾與稅負波動的靈活體系。業者提供

在全球貿易局勢不斷變動的情況下,企業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不再只是直接進口美國商品的問題,更可能牽動整個生產成本與風險控管模式,成為企業營運的「隱形地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間接稅負責人洪于婷資深會計師15日表示,企業若僅依賴過去「低關稅+集中採購」的思維模式,將難以應對現今快速變動的國際政策與市場結構,在不確定之高關稅時代,企業應全面檢視供應鏈設計與政策依賴風險,並評估供應鏈全球布局的可行性。

洪于婷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除了造成直接進口至美國而產生關稅衝擊,企業還需關注自身產品生產國本身的政策調整,且不論有無銷售至美國,尤其是非市場因素,將直接顛覆企業原先的成本預估與風險控管模式,常見的情境包括原本境內補貼被取消,生產成本暴漲;原物料供應國限制出口,導致關鍵材料缺貨;買方對產品原產地的要求或原產地規則定義改變,讓原先供貨模式不再適用;成品關稅下修導致當地產業消失,產能轉向難以掌握;關稅稅負躍升為主要成本,企業不可再輕忽。

傳統觀念中,進口關稅常被視為相對較低的成本項目,遠不及所得稅重要。然而,隨著美方與多國出現「反傾銷稅」、「對等關稅」、「政策性限制」等手段,進口關稅已成為不容忽視的變動稅負來源。同時,部分採購可能因買方指定原料來源地,使得過往依賴「政策優惠」取得低價原料的模式出現鬆動,企業若忽視這類政策風險,可能面臨供應斷鏈、客戶違約或被納入制裁名單的風險。

洪于婷建議,企業不應再僅憑「可行性分析」作為供應鏈決策依據,更應納入以下四個原則進行評估,同時加強對產品上下游供需結構的掌握,避免「洗產地」行為導致合規風險,第一,政策穩定性,像是關稅變動頻率、政經風險;第二,原料來源彈性,檢視是否集中仰賴單一高風險國家;第三,ERP與物流系統可調整性,是否能即時應對通關、航線、報關要求變動;第四,多套劇本壓力測試,模擬不同情境下的稅負、供貨與交期。

洪于婷提醒,川普頻繁變動的關稅政策衝擊再度提醒企業,在全球貿易碎片化與政策干預日益頻繁的當下,單一成本最低的供應鏈不再可靠,真正具備韌性的企業,必須打造一個能承受多國政策變化、貿易干擾與稅負波動的靈活體系,企業是否準備好迎接這樣的供應鏈新常態,將成為未來能否穩健成長的關鍵分水嶺。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間接稅負責人洪于婷資深會計師。業者提供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間接稅負責人洪于婷資深會計師。業者提供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美國務院也難躲…川普擬砍近半預算 544億減至284億

兼具政商經驗 謝國樑談關稅戰:策略理清楚 資源籌出來

川普關稅戰 聯邦1日已展開晶片、藥物國安調查

無視法官裁決 白宮仍不准美聯社採訪川普記者會

相關新聞

重啟核三公投付黨團協商 核安會主委:非公投過了就能延役

核三廠2號機即於今年5月17日停機,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民眾黨上周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案,已逕付二讀並送交黨團協商。...

非核家園應延至2035年? 陳明真鬆口:確實可減輕供電壓力

民進黨前不分區立委陳明真去年接任核安會主委一職,不過他在2022年投書媒體指出,近年電力供需不穩,2025年非核家園建議...

中經院: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最慘恐零成長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計畫,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風險全面上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達,將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談核能延役與重啟 彭啓明:不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因此核電延役修法是否通過,備受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

一句「把吃苦當吃補」被狂酸 被問到今天幾點起床?郭智輝斷然回一句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小時候都睡到8點,但現在6點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遭酸現在這位子坐得很苦、不知民...

貿易大戰 中經院長:台灣未必受益

川普二點○繼續針對中國大陸,美、中雙方互加關稅,已達百分之二百以上,台灣能否複製二○一八年美中貿易開戰、台灣獲利的情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