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沒錯過布坎南初登板! 南珉貞曬合照:他兒子還記得我

逢甲大樹倒塌壓死碩士生 檢方上午赴醫院相驗遺體

以色列「崛起之獅」行動斬首伊朗軍方高層!多人被炸死在床上

杜絕750之亂 立委高呼:NCC不要再用人工審查 應引進AI

NCC年初引發的750之亂,今日成為立法院交委會討論重點。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NCC年初引發的750之亂,今日成為立法院交委會討論重點。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年初引發的750之亂,今日成為立法院交委會討論重點。由於近年民眾從國外買3C回台案件大增,NCC原定自2月5日開始,針對相關產品收受輸入核准審查費750元,引發民眾反彈,而後NCC決定停徵、進而再度修法,立委建議,NCC不應再使用人工審查,最好引進AI(人工智慧)進行審查,以節省審查成本。

網路購物普及,許多民眾都會從海外購買各式各樣3C、智慧家居連網產品,NCC指出,因應輸入案件、品項愈來愈多,自2月5日開始,針對相關產品收受輸入核准審查費750元,引起全民關注。

根據NCC統計,112年相關輸入案件數為2.5萬餘件,113年大幅成長至4萬餘件,NCC需要投入愈來愈多的人力及資源進行管理,NCC因而決定徵收行政規費。自去年7月12日,NCC就已經對外預告修正「電信管理業務規費收費標準」,並於今年2月3日發布施行、2月5日生效。但因民眾反彈,NCC也決議停徵。

NCC表示,之所以徵收750元,主要是因為針對代購業者規避行為,不希望業者透過化整為零的方式來規避法令,而非針對自用產品收費。之所以做射頻器材管理,主要是為了國內電波秩序安全跟使用者安全,NCC會想辦法維護,而民眾有意見,NCC也可以回來檢討。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根據NCC今年的預算書,光是歲入審查費用就多增加1000萬元,可見得,只要750元收費上路後,NCC會比去年多增加1000萬元的歲入,然而,這還只是用海外輸入案件2萬件來做計算,如果像去年大幅暴增至4萬件,如果用750元乘上4萬件,等於NCC歲入就會增加兩、三千萬元。

國民黨立委陳雪生也表示,希望NCC召集實務界專家學者,妥善研議收費標準、對象,並針對藍牙功能設備到底要不要收費進行檢討,不要增加民眾負擔;此外,750規定上路之初,已有不少民眾被NCC收費,陳雪生也希望NCC儘速完成退費。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則表示,海外輸入3C案件暴增,的確增加審查人員工作量。據他了解,NCC現在以人工方式來書面審查產品規格、切結書,也確實需要5-6個人才能處理這麼多案件,「其實你只要導入類AI的技術,就可以節省這些勞力,也不用收這些錢。」他希望NCC用科技方式,來降低人工成本。NCC代理主委陳崇樹則回應,明年會編列預算,希望能夠引進類AI方式,來增進審查效率。

國民黨 NCC 3C

延伸閱讀

秦慧珠稱徐巧芯走火入魔 陳雪生:叫她去看病

單一電視節目申訴案達300多件 翁曉玲:NCC應祭出停播手段

預算被砍影響海纜修復?藍委:中華電信修的干數發部、NCC何事

立委抨擊NCC委員會議停擺:假訊息滿天飛也無法處理

相關新聞

台灣5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3成 近33年首見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紀錄,且5月台灣對美外銷占總出口比重達30%,是民國81年...

1元硬幣成本高於價值 央行:有使用需求不會停發

全球吹起廢除「小幣」風潮,美國財政部將於明年初停止發行1美分硬幣。台灣央行表示,台灣的1元硬幣發行成本已經高於價值,不過...

富比世台灣50大富豪出爐 富邦蔡家重回榜首

根據美國雜誌「富比世」(Forbes)公布的2025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與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

勞動基金前4月虧損近2千億 5月尚需觀察匯率

勞動基金運用局2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114年截至4月底止,運用規模為7兆1,034億元,累計虧損1,990億元,收益率-...

明年最低工資估漲3% 月薪可能升至29,450元 時薪為196元

勞動部將於今年第3季邀集勞資政學四方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決定2026年最低工資。儘管今年美國對等關稅及地緣政治帶來高...

主權基金財源財部:責無旁貸 央行:不適合管主權基金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周年談話中宣布,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並強調「當前是理想時刻」,主權基金成為賴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