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問「支持恢復核電」 陳其邁反問:贊成在高雄蓋核電廠?

民進黨推動2025年非核家園,高市議員李眉蓁今質詢市長陳其邁指出,目前太陽光電、風電均未達規劃目標,反觀核電不僅成本低、占用土地少,連行政院長卓榮泰都說若美國有新的核能技術,願與世界合作;未來台積電蓋完全部廠、下游廠商、輝達算力中心進駐後,高雄電力是否足夠,詢問陳其邁是否「支持恢復核電?」
李眉蓁表示,身兼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除盛讚核電有5項優點外,也說「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台灣省下N千億元。」其實民進黨反核最大理由就是核廢料存放,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曾說,美國可以提供我國新核能技術,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因此回應「有新的核能技術,我們當然願與世界合作」。
「民進黨的神主牌似乎鬆動了!」李眉蓁說,核電本來就是最乾淨、便宜的電,世界各國也從原本反核慢慢改為支持,以今年1月數據,台灣目前太陽光電原訂目標2千萬瓩,實際僅有1436萬瓩,風電規劃690萬瓩、實際392萬瓩,再生能源發展遲緩,無法有效取代核電,導致電力供應不足,也不穩定。
李眉蓁說,反觀童子賢的核電主張,核電發電不占用太多土地,核一到核四只占用極小土地,如果綠電要取代核電,同樣的發電量,需要10個台北市大小的土地來做太陽能板,現在各縣市因為種電而破壞農田、魚塭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拚命種電對寸土寸金的台灣來說,是個很嚴重的傷害,現在政府還要調漲電價。
李眉蓁說,核電每一度電成本是1.42元,台電向民間購入風力發電成本6.6元,太陽能發電購入成本是4.9元,核能比風力、太陽能便宜4、5元,但政府全被反核家園的概念框住了;高雄目前已有台積電進駐,未來輝達也會設置先進算力中心,就算高雄未來發電以天然氣為主,還是會影響空氣品質,核電不會有排碳問題。
「高雄產業快速發展,高雄的電真的夠用嗎?」李眉蓁說,高雄2023年總發電為479.3億度,總售電294.8億度,占發電61.51%,整體電力大約還剩餘185億度,未來台積電高雄廠五座廠全部蓋好以後,全年無休、24小時運作,一年會用電約92億度,剩餘近90億度,但輝達、台積電下游廠商都需要用電,高雄的電力足夠嗎?
陳其邁對此,直接問李眉蓁「你贊成在高雄蓋核電廠嗎?」他表示,身為市長,負責提供足夠電力、土地給投資廠商,各縣市要招商,應該自行備足電力,不應讓高雄承擔送電,環境成本卻由高雄負擔,相當不公平,高雄本身發電足夠供應全市所有廠商;他強調若能確保核安、妥適處理核廢料,或是核能新技術成熟後,才能討論如何選擇核電。
陳其邁表示,目前高雄南電北送的比例為38%,未來台電擴建將會增加至60%,「高雄的環境負擔已經夠了,中央應該審酌產業布局、能源政策後才和高雄談」;目前核電廠已接近除役,分擔成本本來就比較低,風力、太陽能屬新興能源,成本較高,但會逐年下降,相信中央會考量整體產業、能源布局,做出正確決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