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台灣太熱了?李珠珢「俏麗短髮」亮相 粉絲嗨:超級可愛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台灣人均GDP 超日趕韓…主計總處:2028年將挑戰4萬美元

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台灣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為33,983美元,與亞洲主要國家相比呈「超日趕韓」。記者林俊良/攝影
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台灣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為33,983美元,與亞洲主要國家相比呈「超日趕韓」。記者林俊良/攝影

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台灣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為33,983美元,與亞洲主要國家相比呈「超日趕韓」,日本同年為32,859美元,南韓為36,132美元。主計總處認為,未來四年若經濟成長維持3%且匯率穩定,人均GDP可望達4萬美元。

國發會去年向行政院報告未來四年(2025年至2028年)國家發展計畫,希望人均GDP能突破4萬美元;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也表示,希望能在2028年達標。

主計總處2月底更新台灣去年人均GDP為33,983美元,與亞鄰國家相比,超越日本的32,859美元(IMF估算),但遜於南韓的36,132美元(IMF估算),儘管南韓去年政局混亂,但人均GDP仍較2023年成長。

其餘亞洲四小龍國家人均GDP更高,香港去年為54,113美元,新加坡更突破9萬美元大關、達90,689美元。

至於2025年亞洲主要國家人均GDP表現,主計總處預測台灣為35,106美元,IMF預測日本為35,611美元、南韓37,675美元、香港55,608美元、新加坡93,956美元。若按此預測,今年台灣又將被日本反超。

觀察台灣人均GDP變化,經濟部資料顯示,台灣在1992年為10,768美元,歷時19年突破2萬美元,在2011年達20,866美元;之後僅花一半時間、歷時十年即突破3萬美元,於2021年站上32,944美元;2024年續創新高,來到33,983美元。

對於四年突破4萬美元目標,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表示,「不是沒有難度,卻也不是很離譜的目標」,若接下來四年我國經濟成長率維持約3%成長,且匯率穩定,是有機會。不過他強調,不能只看短時間數字目標,重點是要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和附加價值率,且要均衡發展才更為重要。

蔡鈺泰表示,人均GDP亦受匯率影響,當匯率貶幅較大時,即使經濟成長率往上走,但是按美元計算的人均GDP仍可能衰退,例如2023年人均GDP為32,442美元,與2022年32,827美元相比為減少,但當年經濟成長率仍是成長。

蔡鈺泰指出,通常經濟成長表現佳時人均GDP就好,但前提是匯率沒有太大波動。理論上景氣好、出口就好,只是人均GDP不只受實體經濟活動影響, 還有金融因素,包括股匯市資金流向、美元角色等,多少都會有一點干擾。

蔡鈺泰表示,2028年台灣人均GDP要達4萬美元目標,雖然仍有滿多變數,但並不算太誇張的目標,仍滿有機會達到。

GDP 匯率

延伸閱讀

經長郭智輝再為失言鞠躬致歉 強調政府與台積電有密切聯繫

郭智輝鞠躬致歉:造成唐氏症病友企業困擾表達最深歉意

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 鍾小平告發卓榮泰、郭智輝涉外患、瀆職罪

「經長已做到山窮水盡!」 沈富雄點出王美花、郭智輝問題:不夠大咖

相關新聞

政院拍板「投資台灣三大方案」 未來外商來台投資也可申請

先前因應美中貿易衝突,政府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提供融資優惠、土地租金優惠、加速水電取得、稅務專屬服務、預核引進移工...

台電千億元撥補未過關 10月電價將漲5%?經部說話了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若撥補台電1,000億元預算未能獲得立法院同意,9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電價將...

台電董事長:台中用電成長快 台積電設廠將增數10億度

中火議題持續延燒,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天表示,中火10部機組是國民黨時期決定興建,經台電努力減煤,空污排放已減少逾半,相關...

談台海安全重要性 蕭美琴:台灣科技為全球設備提供動力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有關台灣安全...

突要求地方自籌租補經費?國土署:因應財劃法修法調整比例

內政部近日函文地方政府,指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要求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引發雲林縣、台北市不滿。國土署...

台灣5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3成 近33年首見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紀錄,且5月台灣對美外銷占總出口比重達30%,是民國81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