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21歲男沒報戶口 警找到涉案父親:當時不知怎處理

TPBL/阿巴西重返特攻簽下3+2新約 推測頂級年薪2500萬元

大雨與地震釀土石鬆動 蘇花公路驚傳落石砸2車

林伯豐:稅收超徵 政府應還稅於民、廢除不合宜稅賦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三三會19日舉行2月例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財政部公布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為2021年以來連續第4年稅收超徵,合計累計已超徵1.8兆元,他呼籲政府應「還稅於民」,並檢討並廢除不合時宜的稅賦,例如印花稅、娛樂稅以及貨物稅等,避免重複課稅,才能真正減少企業及民眾不合理的負擔。

三三會2月例會,邀請台大教授楊永明以「川普2.0展開與亞洲政治經濟」為題發表演說,林伯豐在會前受訪時,被問到數家科技廠已有意到美國設廠,林伯豐認為,美國擁有逾3億人口,市場規模大,美國科技領先在全球屬一屬二,任何一家台資企業到美國投資都要應評估自己的市場及優勢所在。

林伯豐並表示,針對有意到美國投資的企業,若要靠台美兩方政府商談投資條件有困難,政府應提供在台的政策優惠比較實際。他表示,全球供應鏈現在在美國政府的主張,已改成區域供應鏈的趨勢,很多企業已在應變中,台灣企業也是如此,兩岸關係若能和緩,台灣才不會被美國當成籌碼。

針對賴總統將提高國防預算達GDP的3%,林伯豐認為,台灣的國防科技落後美、中兩國及多數國家,國防預算佔GDP 3%並無濟於事,政府應實事求是方為正道。

林伯豐隨後在致詞時表示,財政部2月11日公布去年稅收超徵金額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是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4年稅收超徵,合計累計已經「超徵」1.8兆元,「稅收大幅超徵」似已成常態。應該要「還稅於民」,同時檢討並廢除不合時宜的稅賦,例如印花稅、娛樂稅以及貨物稅等,避免重複課稅,才能真正減少企業及民眾不合理的負擔。

他指出,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要調漲電費,經濟部從2022年起連續四次調整電價,電價從平均每度2.58元調升至4.29元,累計調幅66%,企業成本增加15%,獲利減少將近5%,可能會導致企業外移。民生電價雖然凍漲,但用電大戶的製造業是供應鏈源頭,漲電價會提高企業成本,可能會調高產品售價,一定會影響下游產業以及民生。

林伯豐強調,電價未來恐怕年年調漲,唯一解方就是要調整能源政策,因此他提出三大建議:

一,台電資料顯示,核電每度電成本新台幣1.09元,只有增加核能發電,才能降低台電發電成本,達到「合理電價,穩定供電」。

二,政府應降低化石能源,提高綠色能源核電占比30%以上,核三廠延役,採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興建核電廠。

三建議調漲電價應納入全部用戶,可以採取不同的調漲幅度。以補貼或增資台電,也是人民納稅的錢。

林伯豐最後並指出,最近在撥接國際電話,會先聽到「此通為國際電話,請小心詐騙」的語音,電話常常被掛斷,已造成企業與國外客戶進行聯絡的困擾,建議政府採取更有效的防止詐騙的措施。

電價 美國 林伯豐

延伸閱讀

國防預算爭鋒 許淑華嗆徐巧芯轉移老公深陷爭議

新加坡六度還稅於民 朱立倫:賴政府只知搞政爭和鬥爭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超徵5千億元會還稅於民?賴總統表態:用於社會投資

相關新聞

台灣5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3成 近33年首見

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台灣對美國出口155.2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紀錄,且5月台灣對美外銷占總出口比重達30%,是民國81年...

1元硬幣成本高於價值 央行:有使用需求不會停發

全球吹起廢除「小幣」風潮,美國財政部將於明年初停止發行1美分硬幣。台灣央行表示,台灣的1元硬幣發行成本已經高於價值,不過...

富比世台灣50大富豪出爐 富邦蔡家重回榜首

根據美國雜誌「富比世」(Forbes)公布的2025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與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

勞動基金前4月虧損近2千億 5月尚需觀察匯率

勞動基金運用局2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114年截至4月底止,運用規模為7兆1,034億元,累計虧損1,990億元,收益率-...

明年最低工資估漲3% 月薪可能升至29,450元 時薪為196元

勞動部將於今年第3季邀集勞資政學四方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決定2026年最低工資。儘管今年美國對等關稅及地緣政治帶來高...

主權基金財源財部:責無旁貸 央行:不適合管主權基金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周年談話中宣布,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並強調「當前是理想時刻」,主權基金成為賴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