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斥資8億美元買金礦!他押注黃金15年 靠基金再海撈150億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我駐比利時代表處被迫撤頂樓國旗 外交部:中國破壞國際現狀

外銷連十紅 可能中斷

經濟部將在本周四(20日)發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將在本周四(20日)發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將在本周四(20日)發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第1季為電子產業傳統接單淡季、今(2025)年春節九天連假落在1月、以及全球終端需求仍未全面回升,經濟部估計1月接單金額為445億至465億美元,年減8.1%至年減4%。1月接單將轉為負成長,將打斷外銷接單連十紅走勢。

經濟部表示,第1季為電子產業傳統淡季,加上全球經濟前景仍受美國新政府經貿政策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恐抑制外銷接單動能。惟高效能運算、AI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對我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熱絡,則有助於延續我外銷接單動能。

根據經濟部廠商調查指出,認為1月接單較去年12月增加占11.4%,持平者占48.8%,而減少者占39.8%;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2.4,因此預期1月接單將較去年12月少,其中資通訊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40.9、45.7、及42.7。

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9.2億美元,年增20.8%,表現優於預期,呈連十紅走勢。主要是拜AI需求帶動,以及年前拉貨動能較預期強勁之賜。2024全年我外銷訂單金額5,895.4億美元,為歷年第三高,年增5.1%,結束連續二年負成長。

官員分析,去年12月接單優於預期,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電子、資通訊產品接單優於預期;二是年前拉貨動能比預期強勁,因農曆春節提早到1月,除了資通訊接單呈月減之外,其餘貨品接單皆優於去年11月表現。

觀察我接單七大貨品,經濟部統計指出,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持續推升去年12月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33.5%、24.3%;光學器材因農曆年前客戶備貨需求,帶動面板接單成長,加上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續增,年增17.7%。官員強調,去年12月筆電及手機訂單雖皆增加,惟全球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

在傳統貨品方面,經濟部指出,各國積極擴充半導體產能,帶動半導體設備接單成長,帶動機械產品接單,去年12月年增6.0%。基本金屬製品12月年減4.5%、塑橡膠製品年增5.5%、化學品年減0.6%。

官員分析,自2024年下半年起終端需求有些微復甦,傳產貨品接單也有好轉,但部分傳產貨品受到中國產能開出,致供過於求,近期可先觀察基本金屬及化學品接單是否有進一步改善。

半導體

延伸閱讀

放行了!Hyundai Custin將恢復產銷,新國產休旅蓄勢待發?

統一企業商標申請6連冠 騰訊控股蟬聯外國申請人榜首

郭智輝:加強供應鏈韌性、加強與美國溝通

電價審議會下月調電價?工總潘俊榮:對全民、產業都不好

相關新聞

經濟部投審會今核准3項對外投資 未見台積赴美投資案

經濟部投資審議會今天召開第19次會議,會中共核准重大投資案件6件,對外投資部分有3件,其中以國巨斥資日幣777億9710...

「保健食品高關稅」王世堅近一年前就已砲轟過!至今問題卻依舊未解

川普掀起關稅爭議,意外讓台灣民眾驚覺...台灣保健食品價格竟比美國高出三倍!背後藏著的,不只是市場競爭問題,更是高關稅政策長年未解的結構性弊病。 編輯推薦台灣維他命是美國的三倍價格!網嘲諷:多虧

職業熱傷害 六都潛在經損397億

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近三年成人熱傷害病例成長百分之七十四點四。綠色和平統計推估,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六都熱危害總小時數...

在野提議普發現金 卓揆首表態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在野黨提出要普發現金一萬元,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明確表態,稱國家面臨外交、軍事及財政重大衝擊,普發現金並非此時最...

重啟核三公投付黨團協商 核安會主委:非公投過了就能延役

核三廠2號機即於今年5月17日停機,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民眾黨上周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案,已逕付二讀並送交黨團協商。...

非核家園應延至2035年? 陳明真鬆口:確實可減輕供電壓力

民進黨前不分區立委陳明真去年接任核安會主委一職,不過他在2022年投書媒體指出,近年電力供需不穩,2025年非核家園建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