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勞保破產!竟由全民負擔,民進黨搶劫?

最新的勞保精算報告(113年度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精算及財務評估報告)發布。與三年前的精算結果相比,勞保財務狀況惡化嚴重。圖為勞保局外觀。本報資料照
最新的勞保精算報告(113年度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精算及財務評估報告)發布。與三年前的精算結果相比,勞保財務狀況惡化嚴重。圖為勞保局外觀。本報資料照

數以千萬計的勞保被保險人權益,攸關台灣社會的正常運作。然而,決策者與主管機關對於勞保財務壓力的輕忽,正將勞保制度推向無法挽回的敗亡之境。

農曆年前,最新的勞保精算報告(113年度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精算及財務評估報告)發布。與三年前的精算結果相比,勞保財務狀況惡化嚴重。無論從「精算負債」、「平衡費率」或「已提存基金比率」等數據來看,皆令人不寒而慄。

首先,勞保的「精算負債」是指截至精算評估日期,依據現行制度,保險人未來應支付之給付總額的現值。簡而言之,這數值反映了勞工保險制度未來需支付的總金額。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勞保精算負債正以前所未見、每年超過1兆元的速度迅速增長。僅三年間,金額已從11兆501億元攀升至14兆1,027億元,足足增加了3兆526億元。按照此膨脹速度,勞保精算負債將在5至10年內,超越全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數值。

其次,「平衡費率」是依據一般精算準則,按照基金財務收支相等的原則,根據最適精算假設所計算的費率。簡而言之,這個數值代表勞工保險制度在收支平衡下應收取的費率。

最新公布的勞保平衡費率,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在110年的精算報告中,平衡費率估計為27.83%,而在最新的113年報告中,該費率上升至31.42%,增加了3.59個百分點。然而,目前勞保實收費率僅有11.5%,相當於「繳一元、領三元」,難道寄望兩元的差額會從天而降來填補?

第三,基金未來給付可透過提存準備的方式,累積於基金資產中,形成基金結餘。「已提存基金比率」之定義為基金結餘占精算負債之比例,為年金系統償付能力的指標。簡而言之,若此比率低於100%,表示資產小於負債,精算上基金並無法因應未來給付。

在110年的精算報告中,勞保之已提存基金比率僅有7%,而在最新的113年報告中,此比率進一步下降至6%,離譜的低。

根據《2023年OECD與G20國家年金統計》所調查的42個國家中,除OECD 國家之冰島、墨西哥、美國與G20之印尼四國外,其餘各國與我國勞保性質相近(確定給付制)的退休年金制度,已提存基金比率皆達100%以上。印尼雖未達100%,但也有97%的水準;各國中最低的冰島,即使政府曾於2008年破產,年金制度的已提存基金比率也達28%。

最新精算結果揭示勞保的財務問題無比嚴峻,這無疑是狠狠的一巴掌甩在曾經脫口而出:「撥補就是改革」的官員與民代們的臉上,然而悲哀的是,會感覺到痛、必須承擔制度崩潰苦果的,終將是你我全體國民。

主政者不識用人,主管機關放任勞保財務惡化,自以為是的拿撥補來延後破產時間點,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殊不知不僅未解決問題,其間之延宕與耽擱,恐怕已經將氣若游絲的勞保制度,推入了絕境的深淵。

保險 負債 財務

延伸閱讀

高齡、少子化…勞保入不敷出 連八年赤字

勞保基金投資大賺…大補丸

強化空戰!民進黨周一到五都要開講 台大生接棒主持直播

「民進黨的民主是多數服從少數」 朱立倫:盼總統用智慧化解爭議

相關新聞

職業熱傷害 六都潛在經損397億

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近三年成人熱傷害病例成長百分之七十四點四。綠色和平統計推估,二○二二年至二○二四年,六都熱危害總小時數...

在野提議普發現金 卓揆首表態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在野黨提出要普發現金一萬元,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明確表態,稱國家面臨外交、軍事及財政重大衝擊,普發現金並非此時最...

重啟核三公投付黨團協商 核安會主委:非公投過了就能延役

核三廠2號機即於今年5月17日停機,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民眾黨上周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案,已逕付二讀並送交黨團協商。...

非核家園應延至2035年? 陳明真鬆口:確實可減輕供電壓力

民進黨前不分區立委陳明真去年接任核安會主委一職,不過他在2022年投書媒體指出,近年電力供需不穩,2025年非核家園建議...

中經院: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最慘恐零成長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計畫,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風險全面上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達,將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談核能延役與重啟 彭啓明:不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因此核電延役修法是否通過,備受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