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塑膠押出機之父」魏燦文因病逝世 享壽72歲

慘!通膨加老年年金累滾 勞保連8年收支失衡且擴大

勞保局將在本周發布2024年勞保最新統計,預將勞保收支失衡持續擴大。聯合報系資料照
勞保局將在本周發布2024年勞保最新統計,預將勞保收支失衡持續擴大。聯合報系資料照

勞保連八年收支失衡。根據勞保局發布最新統計指出,2024年前11月勞保普通事故保費收入與支出短絀約606億元,這是勞保自2017年首度入不敷出後,連續第八年收支逆差,短絀金額為八年最高,主因是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人數愈來愈多,加上通膨調升給付,致老年年金給付快速成長。

勞保局將在本周發布2024年勞保最新統計,預將勞保收支失衡持續擴大。勞動部保險司司長陳美女表示,雖然勞保連八年當年度收支失衡,但因2024年政府撥補勞保1,300億元,加上2024年底勞保基金收益數達1,629億元,整體勞保仍有逾2,200億元節餘,足以支應近年老年給付。

勞保自2017年開始出現收支失衡,即當年度入不敷出。勞保局官員表示,勞保已經進入成熟期,因高齡化、少子化的緣故,收不抵支的趨勢很難避免,未來每年都會呈現逆差,這將是勞保長期趨勢。

勞保於2017年首次出現短絀275.38億,之後每年依序短差252.94億、228.13億、486.93億元、288.09億元,2022年為386.11億元,2023年則擴大至近446億元;2024年持續擴大,1至11月收支差短606億元,創歷年新高。

根據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推估,2024年全年勞保收支差短為655億元。儘管2024年有政府撥補及勞保收益挹注,暫未有破產危機,但精算報告指出,勞保將在2031年破產。

為何2024年勞保收支逆差明顯擴大?勞保局統計指出,2024年1至11月勞保普通事故應計保險費為4,469.5億元,但實計保險給付高達5,075.1億元,差短606億元。其中,勞保給付最多請領的項目是老年給付,給付高達4,600.1億元,已經超過勞保保費收入。

勞保老年給付分為「一次給付」及按月給的「老年年金」。因目前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占92%,統計顯示,2024年1至11月底,老年一次給付有8.2萬人,請領786.2億元;截至2024年11月底,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則有186.2萬人,給付金額高達3,813.9億元。

勞保局表示,隨著高齡人口成長,2024年累計至11月底請領老年年金人數增加13.9萬人,雖未有明顯增加,老年年金是累滾的概念,已經請領的人會繼續領,且活越久領越多,愈是後期給付金額將愈膨脹。

此外,近年全球通膨高漲,勞保局近年多少調升勞保給,以2024年為例,就調升八個年度、逾90萬退休勞工年金給付,調幅最高預計達7.59%,都是歷年規模最大、調幅最高之調整。這些都是勞保收支失衡將會年年擴大的主因。

勞保 勞保基金 年金

延伸閱讀

新春開盤台股跌800點 資深投資人:這波大震盪只是前菜

Fed官員認同不急於降息

勞保基金用罄大限延後3年 勞動部揭2大原因

最新精算出爐 勞保破產年限延至2031年潛藏負債13.23兆

相關新聞

打造台灣獨有發財夢 財政部:中獎記得感謝「統一發票之父」

2025年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昨(25)日開獎,全台誕生5名千萬得主,分別為全聯1張、7-11超商2張、全家超商2張。財政部統計,截至上期,全台已有超過870名千萬大獎得主,以台北市200人最多。財政部曾於去(2024)年8月發文表示,中獎的幸運兒都要感謝時任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因為有他推行統一發票制度,造就了台灣獨有的發財夢。

撥補千億換電價不漲? 郭智輝未鬆口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預計周五登場,台電因為爭取政府預算補貼落空,成為台電調漲電價的理由之一。至於政府補貼能否換取電價不漲,...

總統將公布財劃法總預算 政院:與公法學者進一步研究

按照規定總統府將在21日公布總預算與財劃法修正,外界關注行政院是否將採取救濟,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日前監察院已經正...

防範川普不確定性 台美利率不變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美國聯準會與我國中央銀行昨天雙雙宣布利率維持不變,聯準會將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

央行不升息、不推第八波信用管制 房市暫時喘口氣

央行理監事會議今天舉行,決議利率連四凍,也沒有推出第八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專家表示,國內房市仍受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央行按...

電價下月起擬漲6% 估904萬戶家庭每月多付百元

經濟部預計兩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