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萬眾矚目! 日媒曝:三菱汽車將委託鴻海生產電動車

台灣也入列!川普對「骯髒15國」開槍 4月2日對等關稅含印度

央行理監事會登場 利率連四凍、房市管制未變、下調經濟成長預估

台灣去年被網路攻擊量達亞太第一 三大產業被網攻最多

駭客示意照。圖/ingimage
駭客示意照。圖/ingimage

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廠商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的威脅情報部門Check 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平均每周網路攻擊次數為1,673 次,相較2023年增加44%。台灣網路攻擊情況尤為嚴重,平均每周遭受 3,993次攻擊,位居亞太地區之首。

Check Point Research統計2024年8至2025年1月間,台灣受攻擊次數最多的前三大產業依序為硬體供應商(平均每周6,523次攻擊)、政府與軍事機構(平均每周5,498次)和製造業(平均每周4,609次)。

此外,2024年第4季全球最常被用於網路釣魚攻擊的前五大品牌分別為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谷歌(Google)、領英(LinkedIn)和阿里巴巴(Alibaba)。

Check Point Software 2024年全球網路攻擊數據統計重點包括,攻擊紀錄持續攀升,其中全球「教育與研究機構」面臨最多的網路攻擊,每周平均遭受3,574次攻擊。「政府與軍事機構」排名第二,每周平均2,286次攻擊,緊接著是「醫療與保健機構」,每周平均2,210次攻擊。

在地區上,非洲是2024年度平均遭受最多網路攻擊的地區,每周平均2,945次攻擊,較2023年增長 55%,其次是亞太地區,每周平均2,635次攻擊,年增37%。其中台灣每周平均遭攻擊次數達3,993次,居亞太地區之首,年增率為 31%。

勒索軟體持續延燒,2024年間全球共計超過5,200起勒索軟體攻擊案例,較前一年增加3%。工業製造業(22%)是受勒索軟體影響最嚴重的產業,接著依序為醫療與健康產業(10%)及消費品與服務業(9%)。

從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台灣受攻擊次數最多的前三大產業依序為硬體供應商(平均每周遭受 6,523 次攻擊)、政府與軍事機構(5,498 次)和製造業(4,609 次)。最猖獗的惡意軟體為 Remcos。台灣常見惡意軟體包括遠端控制木馬(RAT)、殭屍網路(FakeUpdates、Mirai)、銀行木馬(Rilide)、下載工具(FakeUpdates)以及竊密軟體(AgentTesla)。而台灣最常見的漏洞利用類型是資訊外洩,影響 75%組織。

Check Point Software  指出,企業更應注重預先防範網路威脅,因知名品牌遭網路釣魚攻擊的事件持續增加,更加凸顯保持警戒的重要性。建議使用者安裝最新的安全軟體,謹慎辨識來路不明通訊中的警示,避免點擊可疑連結或瀏覽不明網站。

惡意軟體 網路攻擊

延伸閱讀

南電陸廠資訊系統遭駭

DeepSeek傳當機災情 官方稱遭大規模網路攻擊

美遏止網攻 制裁1川企、1上海駭客 還祭千萬美元懸賞

打擊網路攻擊 美懸賞3.2億收集情報、制裁兩大陸實體涉駭客攻擊

相關新聞

央行不升息、不推第八波信用管制 房市暫時喘口氣

央行理監事會議今天舉行,決議利率連四凍,也沒有推出第八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專家表示,國內房市仍受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央行按...

電價下月起擬漲6% 估904萬戶家庭每月多付百元

經濟部預計兩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

政策性紓困振興等政府發放平台 數發部第2季建置完成

根據數發部業務報告指出,針對政府緊急臨時並因應政策性的紓困、振興、補助等措施,建置「政府發放共用基礎平台」,支援政府辦理...

反傾銷 財部調查陸鋼品、啤酒

在美國對進口鋼鋁製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今天中午生效前夕,我財政部關務署昨天宣布,將對中國大陸產製進口的特定熱軋扁軋鋼品和...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見川普 台積電發聲明這麼說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預計在台灣時間4日凌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外媒報導稱台積電將宣布在美國投資一千億美元的計畫。 台積電稍早發聲明證實此事,台積電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美國總統會面,並期待討

台電1月又虧97億 電價恐漲

台電最新成本結構出爐,一一四年一月虧損九十七億元,且台電自行評估今年還會繼續虧損,四月電價恐怕還有再漲的理由。電價審議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