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總座田建中:今年碳權議題不少 預料將引起討論

台灣證券交易所9日舉行歲末新春記者會,證交所、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碳交所今年將持續引進符合產業需求的國際碳權專案,如自然碳匯專案,並擴大推動國內減量額度專案上架,鼓勵國內企業將減碳行為價值化,提升減碳意願。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指出,今年不管是國內外都有不少碳權議題,包括上周台積電(2330)已公布,今年起正式將減碳績效列入選商指標,關鍵排放源供應商須簽署溫室氣體減排協議,未合規者將減少業務合作。顯見國內大廠在致力自身的減碳外,因應國際客戶的需求,將要求供應鏈廠商也要跟著減碳。
由於碳費為今年起計算排放量,明年開始收費,而須繳交碳費的公司,會在第一季的財報將碳費估列入帳,因此5月公布首季財報後,碳費對業者的實質影響,預料將有一波討論。此外COP 29此次通過6.4條,確認國際間的碳權交易,包括非締約國也可進行碳權交易,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7條,有關國際碳權抵減碳費部分,預料環境部也將公布認可準則,也是需關注的議題。
田建中表示,環境部去年10月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2項本土自然碳匯減量方法,也就是可以透過森林與竹林的經營,如疏伐、輔育等取得碳權,以台灣約有220萬公頃的森林、80萬公頃的竹林,將會有業者開始投入。另外碳費開徵,業者也呼籲應該有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尤其鋼鐵、水泥業者要繳交碳費,成本將提高,但進口產品不須繳交,無異鼓勵進口國外高碳排產品,台版CBAM何時能制定將受矚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