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oogle Pixel 9a入門款AI手機登場!除了新色 網讚5優勢登高CP值手機

MLB/大谷翔平與寶可夢「烈咬陸鯊」有驚人巧合 官方也認證

F-35還是Su-57?印度或重啟外購戰機計畫 航展看端倪

第三期溫室氣體管制目標出爐 環境部:2030年最高減碳30%

環境部今天召開「我國2030減碳新目標暨擴大碳盤查登錄預告」記者會,公布第三期(2026年至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為26至30%。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今天召開「我國2030減碳新目標暨擴大碳盤查登錄預告」記者會,公布第三期(2026年至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為26至30%。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今天召開「我國2030減碳新目標暨擴大碳盤查登錄預告」記者會,公布第三期(2026年至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26至30%,較2022年國發會發布的國家自訂貢獻(NDC)的減量最高25%還高5個百分點。

因應2050淨零碳排, 環境部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訂定每5年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第三階段(2026年至2030年)管制目標須在今年底前提出。今天環境部宣布2030年減碳新目標,落在26%至30%之間,比國發會提出的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23%至25%成長最多5個百分點。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本次公布的2030年減碳新目標要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28%加減2,經比對亞洲各國,以設定相同基準年2005年來計算2030年的目標,僅次於日本的減量41%;若換算各國碳排峰值年減量計算下,我國2007年碳排峰值在2030年目標減量下,目標可減量34-38%,接近韓國的40%,僅次於日本的的46%。

彭啓明說,台灣國際地位近期提高很多,但不能用末段班的成績來面對減碳,因此提出各部會的減碳旗艦計畫,以及金融支持、碳有價等方式;另為了接軌國際作法,2032和2035年的減碳新目標(NDC3.0)會在1月23日的第3次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上提出。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即日起將預告本次階段管制目標草案,預計2月7日將召開公聽會廣徵意見,之後會報行政院。

根據環境部統計,我國2022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264133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1年減少4.07%,較基準年減少1.77%;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2022年經濟成長率相較2021年增長2.6%,同期總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78%。

另國內碳盤查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碳大戶,上述對象碳排占國內總體約54%,本次也擴大應碳盤查登錄對象,擴大納入製造業及用電需求高的百貨業、量販業、倉儲業、電信業、交通(軌道)業、大型醫院、大專院校等,預計新增盤查家數約500家企業(門市約2萬間)。

蔡玲儀指出,盤查範疇一(公務車輛用油等)、範疇二(外購電力等)對象登錄但不用查驗和繳碳費,不過必須在2026年4月30日完成2025年的排放量登錄,也會編撰服務業、運輸業及醫療院所的碳盤查指引引導事業進行盤查。

氣候變遷 減碳 環境部

延伸閱讀

2030減碳目標難見3字頭 環境部今公布最新盤點情況

回響/解決營建廢棄物亂倒 彭啟明承諾明年提出

環境部長彭啟明下鄉雲林考察 盼複製循環經濟成功經驗到全台

雲林元旦新制上路 巨大垃圾清除每車收費2500元

相關新聞

電價下月起擬漲6% 估904萬戶家庭每月多付百元

經濟部預計兩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

政策性紓困振興等政府發放平台 數發部第2季建置完成

根據數發部業務報告指出,針對政府緊急臨時並因應政策性的紓困、振興、補助等措施,建置「政府發放共用基礎平台」,支援政府辦理...

反傾銷 財部調查陸鋼品、啤酒

在美國對進口鋼鋁製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今天中午生效前夕,我財政部關務署昨天宣布,將對中國大陸產製進口的特定熱軋扁軋鋼品和...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見川普 台積電發聲明這麼說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預計在台灣時間4日凌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外媒報導稱台積電將宣布在美國投資一千億美元的計畫。 台積電稍早發聲明證實此事,台積電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美國總統會面,並期待討

台電1月又虧97億 電價恐漲

台電最新成本結構出爐,一一四年一月虧損九十七億元,且台電自行評估今年還會繼續虧損,四月電價恐怕還有再漲的理由。電價審議會...

憂RE30漂綠 售電業籲暫緩

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引發綠電售電業認為政府帶頭鼓勵企業混水摸魚「漂綠」,近百家售電業者昨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