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京城銀工會通過員工安置方案 與永豐金合併只差最後一步

方濟各未完成心願!任教宗至死沒回阿根廷 外媒曝可能原因

查罷綠委蘇巧慧連署!領銜人、召集人20萬元交保 檢抗告遭駁回

四接環評反方推薦名單出爐今送出這4人 籲先開聽證會

王醒之說,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今天正式送出反方推薦名單。記者游明煌/攝影
王醒之說,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今天正式送出反方推薦名單。記者游明煌/攝影

台電協和電廠改建四接環評將在下月召開,環境部邀請正反雙方推派專家學者為外部委員於環評初審中提供意見。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今天送出反方推薦名單,分別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台灣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監事梁乃匡博士、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昭興博士,與前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曹育民。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說,協和四接環評案歷經去年7月「黑箱環評」事件後,飽受各界批評,甚至日前遭監察院調查後指出違反奧爾胡斯國際公約,要求檢討。環境部為此邀請正反雙方推派專家學者為外部委員於環評初審中提供意見。

王醒之說,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今天正式送出反方推薦名單,希望環評會能有更全面的討論。

王醒之表示,相對於中火二期與高雄七接,環境部特別開放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三類外部委員,表面上是釋出善意,希望能「洗白」黑箱環評事件的社會印象,但細究其增加的專業類別限制來看,仍有為協和四接「量身訂做」的疑慮。

王醒之說明,協和四接案已事涉亞洲重要商港、郵輪母港基隆港未來的長期營運管理,但「港埠營運」專業推薦方向竟限縮於波浪力學、港埠工程、水工模型試驗等偏工程面的三個子類,卻遺漏「港埠營運管理」,顯忽略社會各界擔憂本開發案將影響基隆港未來營運收益、國家關稅收入與基隆市經濟環境至鉅,甚至容易引發外界有「先射箭再畫靶」誤解。

王醒之提醒,近來經濟部能源署針對「深度節能」與「地熱開採」已有最新規畫,預計2027年節能206億度電,約為協和2023年發電量23億度的9至10倍,而地熱目標更大幅提前,預計2030年累積地熱3.4GW,超過協和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的2.6GW,而協和四接填海造地要到2033年才會完工。上述這些規畫都是新的能源供應計畫,從未納入協和四接案同步考慮,若確實執行,協和四接開發的必要性應重新評估,並且討論其他替代方案如地熱發電的可能。

王醒之指出,四接已引發北台灣國門的國防安全爭議,在兩岸關係緊繃的地緣政治中已經遠遠超出環評委員被賦予的職權,經濟部應盡速依照行政程序法召開「聽證會」對社會說明,不應該違反比例原則,便宜行事,讓環評機制承擔如此複雜的決策。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今天送出反方推薦名單。本報資料照片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經協調各單位後,今天送出反方推薦名單。本報資料照片

四接 王醒之 環評

延伸閱讀

四接外部委員推薦今截止 反方推薦名單出爐

四接環評數度闖關失敗…台電操船試驗結果 航運界不苟同

再開四接環評…民團長期抗戰 王醒之:種種跡象擬強渡關山

四接環評下月開…四大爭議未解扯缺電 憂滅港風雨欲來

相關新聞

中經院: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最慘恐零成長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計畫,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風險全面上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達,將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談核能延役與重啟 彭啓明:不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因此核電延役修法是否通過,備受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

一句「把吃苦當吃補」被狂酸 被問到今天幾點起床?郭智輝斷然回一句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小時候都睡到8點,但現在6點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遭酸現在這位子坐得很苦、不知民...

國安基金增至1兆 財部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引發台股劇烈波動,儘管國安基金已啟動護盤,但基金規模五千億元是否足以因應護盤所需引發外界關注。針...

川普關稅戰 中研院認經濟成長率3.1%「不可能達成」、一定會下修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已授權關稅措施暫緩實施90天,而對中國的關稅即刻提高至125%。中研院今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針對川普造...

楊金龍:台灣央行穩定持有美公債 對美國政府融資成本有降低的貢獻

中央銀行加碼投資美國公債也能成為對美談判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今日在答詢時指出,倘若之後美國政府為了增加投資而發行新的公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