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晨7.8度轉乾冷!吳德榮:到周日夜晚清晨輻射冷卻探7度以下

拜登任期最後發力!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 結束15個月加薩戰爭

化解地方阻力!經部:地面型太陽光電須在申請籌設許可前 辦公開說明會

經濟部6日預告「電業登記規則」修正草案。為爭取地方居民支持太陽光電建置,經濟部明訂,地面型、須取得電業執照的電光業者,須在申請籌設許可前必須辦地方公開說明會;在取得籌設許可後如計畫有變更,需在申請變更前,再一次辦理地方說明會,盡早與地方協商,以排除光電建設阻力。

依現行規定,太陽光電業者只須在施工前辦理地方公開說明會。未來修正後「電業登記規則」,等於提前要求業者在申請籌設許可前,就必須辦地方公開說明會。該項規定僅適用於申請電業執照的地面型光電、且須取得電業執照業者。

官員解釋,依現行規定,光電裝置容量逾2MW,強制須取得電業執照(亦即可售電給台電或民間企業);若是規模2MW以下,若是要售電,亦須取得電業執照。若是2MW以下、且發電自用,則可不用取得電業執照。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表示,目前「電業登記規則」,僅要求光電業者在施工前在地方舉行說明會,但業者頭都洗下去了,卻往往在此時遭遇到地方居民抗爭,因此,經濟部認為有必要將地方說明會提前到取得籌設許可前就要辦。對業者的好處是,可以早一點了解地方關切議題,早一點協商;有些議題若是難以取得協議,業者也可早一點放棄。

李君禮表示,這次修正「電業登記規則」,將明定何時開地方說明會、並指定要在那裡要開、邀那些人士出席、要公開說明那些事項、以及幾天前要通知、並且錄音錄影。「電業登記規則」修正草案自今日起預告30天,各界可提出意見。

能源署官員舉例,光電業者在申請籌設或擴建許可前,應在下列電業設備所在村(里)辦理公開說明會:一、光電設備模組鋪設面積最大的村(里);二、升壓站設置位置所在村(里));三、儲能設備設置位置所在村(里)。每個個案視其建置光電廠的設備為何,若只有光電鋪設,只要辦一場;若三者設備都有,就要辦三場。

該修正草案明定,太陽光電發電業辦理地方說明會時,需要通知中央及地方政府、民意代表及村(里)長,並於電業管制機關指定的網站中公開會議資訊,供各界檢視。

「電業登記規則」亦新增規定,在取得籌設或擴建許可後,如變更升壓站及儲能系統設置位置、新增廠址供設置主要發電設備、升壓站及儲能系統,必須在申請變更前再行辦理地方說明會。

此外,因地方爆發多起光電弊案,令地方政府審查光電計畫多有顧忌,甚至停擺;地方政府建議應由經濟部明訂審查標準。因此,經濟部在「電業登記規則」擬訂出,太陽光電業者在申請地方同意函的「要件檢核表」,採業者先自評,地方再檢核方式,換言之,地方政府依照「電業登記規則」檢核業者所檢附資料是否符合法定要件,使地方政府更有效檢視太陽光電設施申設計畫的適法性,並降低外界疑慮。

官員也表示,這項檢核書表格式只是便於地方政府檢視適法性,若地方政府有其他要求,業者也要遵守。

地方政府 太陽光電 經濟部

延伸閱讀

台南光電弊案...前局長陳凱凌等4人被訴貪汙 僅他當庭認罪

每度最高6.8元…台電小額綠電 71企業搶標

撤銷桃市府SRF禁令民意炸鍋 立委批經濟部演戲「橫柴入灶」

政院鎖定小屋頂光電給甜頭 300坪以下建物每案最高30萬

相關新聞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500家企業納碳盤查 2030年減碳目標最高30%

環境部昨天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二○三○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六至百分之卅,比國發會提出的目...

9個月內第三位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日前傳出將於明年3月退休,經濟部今則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月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