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人鬧事?A-Lin小巨蛋開唱 酒後台上失控演出當場中斷

明晨探10度低溫!回溫時間點曝光 過年前恐再迎冷空氣

歷年最大手筆紅包!黃仁勳親臨輝達尾牙 員工高喊「Team Taiwan」

綠電夠不夠?李長庚:產業界很焦慮 但主管官署說沒問題

玉山金控今天主辦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二屆成果發表記者會,聯盟成員玉山金總經理陳茂欽、元大金總經理翁健、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第一金總經理方螢基、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及兆豐金總經理蕭玉美均親自出席。記者林勁傑/攝影
玉山金控今天主辦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二屆成果發表記者會,聯盟成員玉山金總經理陳茂欽、元大金總經理翁健、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第一金總經理方螢基、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及兆豐金總經理蕭玉美均親自出席。記者林勁傑/攝影

玉山金(2884)擔任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二屆輪值主席,4日舉行成果發表會,並交接下屆輪值主席予元大金控。聯盟成員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坦言,隨每年氣溫增加,以現在科技沒辦法達到2050淨零碳排,必須找到突破性科技。玉山金總經理陳茂欽說,各金控對RE100(100%再生能源)目標都訂得很晚,可知挑戰不小。

玉山金控今天主辦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二屆成果發表記者會,先行者聯盟成員陳茂欽、李長庚、元大金總經理翁健、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第一金總經理方螢基及兆豐金總經理蕭玉美均親自出席。

接下第三任輪值主席的翁健指出,期待未來可以在任內與聯盟夥伴一起努力,元大上周發文公告希望國內1萬1,000名員工都能取得永續基礎證照,報名費加書本費用1,300元全額補助。他強調金融業必須不計任何代價才能邁向淨零。


李長庚指出,有極地氣候調查顯示,按照目前融冰速度到2040年夏天,北極會看不到冰塊。而以現在科技無法達到2050淨零碳排,因為每年氣溫仍在增加,勢必要有要有更大投入,找到突破性科技才能真正緩解極端氣候威脅。

金融業營運據點也需要綠電,對於台灣綠電是否足夠,李長庚表示,產業界很焦慮,但主管官署都說沒問題。「現在這麼多資料中心在蓋,每個都是吃電怪獸,綠電夠不夠我真的不知道。」不過,國泰本身投資了很多綠電,部分轉換成自己使用絕對足夠。對於進行中的沃旭聯貸案是否參貸他說會評估。

他提到,ChatGPT等AI查詢的耗電量較傳統查詢高十倍,因此需要解方例如大模型可能變小模型等,另外,新科技在推進,AI本身也會幫助我們找到更多方案解決目前耗電問題。

陳茂欽說,範疇三的授信及投資對象碳排對金融業是很大考驗,至於範疇一、二部分,各金控對達到RE100目標時間都訂得很晚,可見挑戰不小。

高麗雪指出,中信的範疇一及範疇二自身營運碳排,占全部碳排僅0.2%,意即絕大部分來自範疇三。至於範疇一、二自身營運部分到2035年要減碳63%。

第二屆聯盟成員新增兆豐金,目前共有玉山金、元大金、中信金、第一金、國泰金及兆豐金。被問到是否有其他金控能加入,金管會綜合規劃處長胡則華指出,加入標準視國內外ESG評鑑或被納入指數的成果,篩選本屆國內公司治理評鑑前5%,除在座六家金控之外沒有其他符合,但的確有其他金控希望加入,金管會鼓勵大家往前進步。

元大金控 兆豐金 玉山金控

延伸閱讀

南韓戒嚴令之亂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電影也演不出這種情節

成立5年將轉上市 富威總經理親揭成為輝達「綠電供應鏈」關鍵

能源高峰論壇/經部次長連錦漳:能源轉型 注入新動能

中信金:財務碳排占比高 金控減碳路徑從客戶端著手

相關新聞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500家企業納碳盤查 2030年減碳目標最高30%

環境部昨天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二○三○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六至百分之卅,比國發會提出的目...

9個月內第三位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日前傳出將於明年3月退休,經濟部今則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月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