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資產中心明年在高市成立 放話超越新加坡香港 民代轟配套少

高雄市明年上半年將在亞灣區設置全球第3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高市議員黃香菽認為,高雄相對新加坡、香港在稅率、匯率和法規鬆綁上仍不足。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高雄市明年上半年將在亞灣區設置全球第3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高市議員黃香菽認為,高雄相對新加坡、香港在稅率、匯率和法規鬆綁上仍不足。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高雄市明年上半年將在亞灣區設置全球第3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提供各界境外資產管理服務,高市議員黃香菽認為,高雄雖有海空港優勢,但相對新加坡香港在稅率、匯率和法規鬆綁上仍不足,高雄也缺乏銀行總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和產學合作等配套措施,市府如何提出具體誘因吸引業者是一大難題。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指出,考量高雄有灣區、自由貿易區、國際港等優勢和南北平衡發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將於明年上半年設立,提供民眾境外資產管理服務,將給予金融業者誘因設點,目前已有9家業者有興趣,包括4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5家公股民營銀行,會以高資產理財績優銀行為主。

全球目前在香港、新加坡各有一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高雄是台灣第一處,未來可能在其他縣市陸續設置;黃香菽指出,新加坡在所得稅、匯率、語言上有優勢,香港也大力推動「數字資產」採牌照核發制,而台灣也因為有許多競爭產業衍生投資機會,近年投資動能強勁,ETF滲透率亞洲第一,「但過去創造驚人財富,卻未留在台灣管理,未來有可能再回到台灣嗎?」

「高雄市金融業除了高銀總行外,其餘皆是分行。」黃香菽提出高雄設立亞太資產管理中心所要面對的挑戰,她說目前全市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家數不多,未形成群聚效應,另外政府相關法規鬆綁太慢,例如虛擬貨幣仍有許多限制,高雄需國際資產管理服務的個人和企業家數相較北部更少,也缺乏配套、推出合適金融商品。

目前高雄對於亞太資產管理中心也提出「006688租金補助」,但黃香菽認為應提供國內外業者更多具體誘因,例如該中心如何界定優先推薦金融項目,也與在地金融科系學校做產學合作、做好人才對接,另外爭取合理薪資結構,「新加坡、香港的地理條件與高雄相似,發展較久,現階段條件比高雄優異,高雄要如何超越?」

副市長羅達生表示,目前全球資產管理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各方都要尋求替代地點,高雄與香港、新加坡都有空港、海港環境之外,高雄還設立碳交易所,碳權資產能提升企業駐點意願,中山大學目前有國際金融學院,「短期部分希望在不修法情況下,適時調適法規,現在已有突破」,下周會有更明確運作配套措施,未來也會向市區高資產單位辦說明會,由高雄做起。

高雄市明年上半年將在亞灣區設置全球第3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高市議員黃香菽認為,高雄相對新加坡、香港在稅率、匯率和法規鬆綁上仍不足。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高雄市明年上半年將在亞灣區設置全球第3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高市議員黃香菽認為,高雄相對新加坡、香港在稅率、匯率和法規鬆綁上仍不足。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新加坡 資產 香港

延伸閱讀

川普重返白宮「氣候政策添變數」 金管會:綠色金融目標不變

撤掉非實名制社群平台廣告以阻詐 彭金隆:金融業將全面推動

接招川普新政!楊金龍、莊翠雲、彭金隆財金三長關鍵報告出爐

憂川普勝選讓台積電大跌?金管會曝3情況有因應劇本:會做萬全準備

相關新聞

Google與亞馬遜2大增資案共95.9億元 經部核准通過

經濟部今天核准Google和亞馬遜2家國際大廠對台灣子公司增資案,金額分別新台幣70億元、25.94億元,其中Googl...

打造台灣獨有發財夢 財政部:中獎記得感謝「統一發票之父」

2025年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昨(25)日開獎,全台誕生5名千萬得主,分別為全聯1張、7-11超商2張、全家超商2張。財政部統計,截至上期,全台已有超過870名千萬大獎得主,以台北市200人最多。財政部曾於去(2024)年8月發文表示,中獎的幸運兒都要感謝時任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因為有他推行統一發票制度,造就了台灣獨有的發財夢。

撥補千億換電價不漲? 郭智輝未鬆口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預計周五登場,台電因為爭取政府預算補貼落空,成為台電調漲電價的理由之一。至於政府補貼能否換取電價不漲,...

總統將公布財劃法總預算 政院:與公法學者進一步研究

按照規定總統府將在21日公布總預算與財劃法修正,外界關注行政院是否將採取救濟,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日前監察院已經正...

防範川普不確定性 台美利率不變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美國聯準會與我國中央銀行昨天雙雙宣布利率維持不變,聯準會將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

央行不升息、不推第八波信用管制 房市暫時喘口氣

央行理監事會議今天舉行,決議利率連四凍,也沒有推出第八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專家表示,國內房市仍受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央行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