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驟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台遭列「骯髒15國」因應措施曝光 央行示警:對美貿易出超大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AI和年終備貨需求挹注 經濟部看好全年外銷訂單正成長

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連8紅,雖手機接單減少削弱資訊通信產品成長,僅年增0.5%,但受惠AI需求強勁,電子產品接單金額創歷年同期新高。經濟部。聯合報系資料照
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連8紅,雖手機接單減少削弱資訊通信產品成長,僅年增0.5%,但受惠AI需求強勁,電子產品接單金額創歷年同期新高。經濟部。聯合報系資料照

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連8紅,雖手機接單減少削弱資訊通信產品成長,僅年增0.5%,但受惠AI需求強勁,電子產品接單金額創歷年同期新高;年終備貨需求和AI持續挹注下,外銷訂單估將持續成長,全年正成長機會高。

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統計554.5億美元,年增4.9%,連8紅;累計今年前10月外銷訂單達4843.5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3高表現,較去年同期成長3.8%。

由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暢旺,帶動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其中受惠AI和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需求擴增,推升電子產品接單金額達209.1億美元,締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年增11.2%。

觀察10月資訊通信產品接單金額為175.8億美元,雖為同期第3高,但僅年增0.5%。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說明,10月仍有手機備貨潮效應,手機接單呈現月增、但卻為年減,主因為廠商嚴格控管庫存,以及因應AI趨勢,消費者尚在觀察手機功能,可能會遞延消費,或是等到明年農曆年節才購買,因此仍須持續觀察新品上市週期,明年可能也會出現銷售高峰。

此外,4大傳統產業皆為正成長,基本金屬、機械、化學品和塑橡膠製品分別年增7.4%、5.0%、3.9%以及1.8%,黃于玲表示,傳產的成長幅度不大,顯示全球終端需求緩步回溫,不過即便是同個產業,回溫步調也不一樣,長期雖仍保持成長,但某些月份仍會有波動。

展望未來,黃于玲表示,高效能運算、AI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對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需求擴增,加上年終備貨需求逐步釋出,有助於支撐接單動能。

她樂觀看待,今年第4季的接單表現會比第3季好,全年正成長機率高,預估11月接單金額介於530至550億美元,年增4.7%至8.6%;今年前11月累計接單金額估介於5373至5393億美元,年成長幅度介於3.9%至4.3%。

由於今年前10月累計接單金額為同期第3高,媒體詢問全年全年是否有望達到歷年第2高紀錄,黃于玲坦言,若要達到第2高紀錄,全年接單金額必須要高於6668億美元,目前觀察是有難度的。

AI 伺服器 半導體 經濟部

延伸閱讀

中國政策激勵 法人看好台泥、亞泥等水泥股營運受惠

中信金召開法說會後 市場看好明年殖利率可期

大摩:輝達GB200產量將大增 看好台積電、京元電、日月光等台廠

大摩:輝達將達成財報目標、B200明年首季產量增加 看好台積等4台廠

相關新聞

撥補千億換電價不漲? 郭智輝未鬆口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預計周五登場,台電因為爭取政府預算補貼落空,成為台電調漲電價的理由之一。至於政府補貼能否換取電價不漲,...

總統將公布財劃法總預算 政院:與公法學者進一步研究

按照規定總統府將在21日公布總預算與財劃法修正,外界關注行政院是否將採取救濟,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日前監察院已經正...

防範川普不確定性 台美利率不變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美國聯準會與我國中央銀行昨天雙雙宣布利率維持不變,聯準會將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

央行不升息、不推第八波信用管制 房市暫時喘口氣

央行理監事會議今天舉行,決議利率連四凍,也沒有推出第八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專家表示,國內房市仍受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央行按...

電價下月起擬漲6% 估904萬戶家庭每月多付百元

經濟部預計兩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

政策性紓困振興等政府發放平台 數發部第2季建置完成

根據數發部業務報告指出,針對政府緊急臨時並因應政策性的紓困、振興、補助等措施,建置「政府發放共用基礎平台」,支援政府辦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