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媽對不起」 高雄女碩士造謠陳菊過世貼文向她致歉

關稅戰拉高日系車價 美國車能靠「愛國心」搏翻身?

特斯拉利潤暴跌71%!馬斯克:5月起少碰川普政府事務

永豐餘策展引進循環屋 電子紙建材、再生建材打造綠住宅

永豐餘(1907)百年慶20日開幕,今年特別從荷蘭引進「全循環屋」作為策展主題的概念建築,現場由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親自導覽,說明食、衣、住、行等永續產品的生活空間,讓參觀者都能親身接觸不同商品的材質、設計與功能體驗淨零生活。從工紙、華紙高品質的綠碳纖維製品,到元太、捷比達經濟循環的建材與設施,體現永豐餘投控對環保的承諾,也讓參觀者能真實感受每個好選擇的影響力量。

永豐餘百年慶上午現場邀請包括行政院、環境部、經濟部、教育部、中研院等多位長官及企業界代表蒞臨參觀「永豐餘全循環屋」。根據聯合國2022年報告,建築產業的碳排放占全球總量的37%,建築全生命周期從材料製造、施工、使用到拆除四個階段,均產生不同形式的碳排。通過建材創新、低碳工法、節能設計、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建築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有效降低碳排,同時兼顧舒適與健康。

永豐餘旗下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今年特別從荷蘭引進「Wikkelhouse全循環屋」作為策展主題的概念建築,希望提供產業界及消費者對未來建築有一個全新的選擇。以全循環屋Wikkelhouse為例,建築材料由40%的多層瓦楞紙板及60%的集合木框架構成,這些生物性材料在生長過程中的固碳量為15.67 tCO2e;製造碳排總計約為5.64 tCO2e,因此循環屋構造含綠碳約10.03tCO2e;對比同面積鋼筋混凝土構造碳排10.22 tCO2e,減碳率45% ,約為1公頃森林半年的碳吸收量。

整體建築於工廠預鑄,模組化單元可現場靈活組裝只需三天工期,構造質輕不需深層地基開挖,減少對土地的破壞,也大幅降低建築過程中的廢棄物;使用太陽能綠電供應基本生活所需,全循環屋與鋼筋混凝土同等使用壽命,最終可接近100%生物降解,具體實現低碳環保的全循環建築理念。

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的目標,除了有效活化土地資產,並致力於邁向低碳建築永續淨零,攜手關係企業合作實現3R(減量、再利用、再循環)原則,從研發綠建材,將製漿造紙過程中的廢棄物回收,轉化為再生綠建材,減少廢料對環境的影響,並循環回收使用。

此外,節能減碳設計結合電子紙科技創新研發新建材,應用於建築外牆和室內裝修,可以調溫節能避免裝修浪費促進循環經濟,再加上使用再生能源減少建築營運階段的耗能碳排,這些選擇都可作為永豐餘建設2025年建案邁向低碳建築永續淨零奠定基礎。

隨著政府推動綠建築、低碳建築和智慧建築等標章,未來將推動循環經濟的綠建築理念為發展目標,專注於生態、節能、減廢及健康四大面向,力求在2030年前實現25%的減碳目標,並期望協助台灣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願景。

廢棄物 永豐餘生技 減碳

延伸閱讀

日本碳權交易訂2027年度上路 擬納逾300家企業

50%建材可再利用 「毛孔城市」獲2025北美館X-site計畫

慶賀永豐餘百年慶 信誼基金會打造「紙的嘉年華」同樂

永豐餘前三季 EPS 0.65元 擬高雄推案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