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5%綠電、改用天然氣鍋爐 /新北首家綠色庇護工場亮相

因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願景,新北市勞工局與心路基金會輔導新北2家庇護工場轉型,成為首家綠色庇護工場。勞工局長陳瑞嘉說,為讓庇護工場邁向環保永續,導入5%綠電、改成天然氣鍋爐、使用環保再生塑膠袋等,但轉型需要更多成本,盼企業界也能一同響應採購庇護工場產品及服務。
陳瑞嘉說,新北長期推動身心障礙者就業,現有25家庇護工場、提供約500個工作機會。因應SDGs指標、企業ESG精神,將分屬烘焙及洗衣的庇護工場作為示範點,逐步推動淨零減碳,如包裝塑膠減量、使用友善環境包材,減少產程能源使用等。
心路基金會執行長賴炳良說,心路先完成身障社福團體ESG報告書,去年也嘗試找到淨零排碳路徑,完成新北2間庇護工場碳盤查,並購入5%綠能、訂定節能減量目標,邁向節能減量目標。
心路基金會指出,綠色庇護工場有FSC認證原料的創新商品、友善林木、使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防撞包材用水溶性可分解的玉米澱粉泡泡粒、零農藥在地小農食品原料,並將衣物包裝袋更換為環保再生塑膠袋等,而聯詠科技愛心詠續基金則資助一台天然氣鍋爐,預計2025年替換庇護工場內的柴油鍋爐。
勞工局說,邀請各界共襄盛舉,支持綠色庇護工場產品及服務,產品詳情可至「新北勞動雲」網站或蝦皮購物平台的「新北市庇護工場網路商城」選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