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塑膠押出機之父」魏燦文因病逝世 享壽72歲

拍共艦照片太糊又傳輸慢3輔導長遭拔官 基層、退役官兵全炸鍋

雙漲!明年最低工資、勞保費率調升 雇主人事成本將大增378億

上班族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上班族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政府自明(2025)年起最低工資將調升至28,590元、勞保普通事故費率調升0.5個百分點,估計有60.9萬家企業將面臨「雙漲」局面,推估明年起雇主新增人事成本將高達378億元。因此,有257萬勞工受惠於薪資調升,但也有千萬勞工勞保費率調升。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雇主人事成本增加,對物價影響在所難免,餐飲及住宿相關服務業首當其衝。他指出,服務業及營建業,因大量聘用臨時工、工讀生及最低工資員工,可預期餐飲、住宿等民生相關的物價,會有上漲壓力。至於製造業多為出口產業,對國內物價影響較小。

過去以來,餐飲等業者多以電價調漲為由,一波接一波調升外食價格;因此,經濟部在這波10月16日起漲電價,特地凍漲食品加工、大小餐廳、攤販、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等之電價。外界認為,電價雖凍漲,但最低工資及勞保費率調升,雇主人事成本增加,仍會推升餐飲物價。

行政院已正公告,2025年起最低工資將由目前月薪27,470元調升至28,590元,調幅4.08%,時薪調升至190元,調幅3.8%,這是連續第九年調升最低工資。

勞動部預計,這次最低工資調升,合計220.38萬名本國月薪及時薪勞工及36.8萬名移工受惠。雇主因此而新增法定成本,包括勞保、就保、健保、以及新制勞退提繳,以及勞工每月薪資調升,總計新增253.52億元人事成本。

明年勞保普通事故費率也將調升0.5個百分點,預計調升至11.5%(加計1%就業保險,合計費率為12.5%)。因勞保費率調升,預估60.9萬家企業或雇主明年全年新增逾124.7億元法定成本;此外,逾1,036.9萬名勞工保費負擔也會增加。

勞保費率分擔,因勞、雇、政三方負擔比為2:7:1,雇主負擔增加最多。以2024年6月勞保平均投保薪資為35,202元、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843.3萬人計算,雇主每月平均要為每名勞工多繳約123元保費,全年新增逾124.7億元保費,雇主新增負擔,不可謂不輕。

吳大任指出,近年來政府連續調升最低工資,但實際上不一定會帶動員工薪資調升,甚至,若某些餐飲業營運不佳,對雇主來說,最低工資因有法令保障不得不漲,但就有可能會減少其他員工總薪資,例如,減少年終獎金。簡言之,雇主為維持總人事成本不增加,是有可能減少部分員工薪資。

保費 勞保

延伸閱讀

降薪的風颳向大陸橫店!臨演時薪僅55元 一杯奶茶都買不起

產險今年簽單保費拚新高

臨演經紀人拒低廉工資退出拍攝投訴 嘉縣府查處結果曝…

石崇良曝補充保費3項調整 各費率獨立、與一般保費脫鉤

相關新聞

打造台灣獨有發財夢 財政部:中獎記得感謝「統一發票之父」

2025年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昨(25)日開獎,全台誕生5名千萬得主,分別為全聯1張、7-11超商2張、全家超商2張。財政部統計,截至上期,全台已有超過870名千萬大獎得主,以台北市200人最多。財政部曾於去(2024)年8月發文表示,中獎的幸運兒都要感謝時任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因為有他推行統一發票制度,造就了台灣獨有的發財夢。

撥補千億換電價不漲? 郭智輝未鬆口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預計周五登場,台電因為爭取政府預算補貼落空,成為台電調漲電價的理由之一。至於政府補貼能否換取電價不漲,...

總統將公布財劃法總預算 政院:與公法學者進一步研究

按照規定總統府將在21日公布總預算與財劃法修正,外界關注行政院是否將採取救濟,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日前監察院已經正...

防範川普不確定性 台美利率不變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美國聯準會與我國中央銀行昨天雙雙宣布利率維持不變,聯準會將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

央行不升息、不推第八波信用管制 房市暫時喘口氣

央行理監事會議今天舉行,決議利率連四凍,也沒有推出第八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專家表示,國內房市仍受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央行按...

電價下月起擬漲6% 估904萬戶家庭每月多付百元

經濟部預計兩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