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測首日決戰理組! 數A、自然科登場 注意事項一次看

苗博雅直播批藍白 觀眾call in直球問:執行死刑 沒譴責賴清德?

冷氣團+輻射冷卻發威 苗栗大河3.5度、新竹峨眉5.7度極端低溫

助產業減碳計畫書順利交卷 2部會舉辦自主減量說明會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中央社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中央社

碳成本壓力來襲,經濟部和環境部近期舉辦自主減量計畫說明會,協助業者於明年6月前提出申請,以爭取碳費優惠費率。此外,環境部規劃明年實施台版CBAM,初步鎖定鋼鐵和水泥等進口產品先申報碳含量,預計年底前召開跨部會討論執行方向。

環境部近期敲定碳費費率,正式宣告台灣碳有價時代來臨,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總共281家企業、500座工廠列為首波碳費徵收對象,一般費率每公噸新台幣300元,優惠費率A、B各為每噸50元、100元。

根據環境部規定,2025年5月底前試申報,2026年正式收費,業者須於2026年5月依照2025年排放量申報繳納碳費。不過,業者必須在明年6月30日前申請自主減量計畫,經環境部審核通過後,才可適用優惠費率。

企業碳成本攸關產業競爭力,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表示,會協助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以降低可能遭轉嫁的碳成本,像是台塑旗下有數十個廠,會以集團的方式輔導、督導企業提出減量計畫,經濟部和環境部近期也陸續展開數場說明會。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說明,業者每年須經定期查核、確認是否有符合自主減量目標,至於屬於同個集團的排放源要共同提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或是由單一廠提出申請,可由業者自行決定。

為配合碳費制度,環境部規劃明年啟動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先要求高碳排洩漏的產品申報開始,包括水泥、鋼鐵和石化等進口產品,但由於國內業者意見、海關和國際貿易等涉及跨部會職掌分工,環境部已於今年6月召開研商會議,預計今年底前將再與經濟部、財政部等溝通。

根據經濟部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台灣近3年鋼鐵進口值為187.2億美元,約1275.6萬噸,主要來自日本、中國大陸、美國和韓國等;水泥進口值為60.6億美元,約2036.6萬噸,來源國依序為日本、中國大陸、美國、韓國等;石化進口值為441.1億美元,5328.4萬噸,主要來自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日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

對於有國內業者呼籲政府儘速推動台版CBAM,以避免國外進口產品不公平競爭。相關官員表示,產業意見仍須整合,加上若實施台版CBAM可能被認定是國際貿易阻礙,且國際上僅有歐盟正式宣布推動CBAM;台版CBAM先要求進口產品申報碳含量,也須蒐集更多國際和進口資訊,包括產品進口國是否有碳盤查制度、以及進口商輔導等。

環境部 碳費

延伸閱讀

盧秀燕批中火環評 郭智輝:燃氣減碳非常大 市長應很清楚

明年核電歸零 李彥秀:民進黨帶台灣重返「新石氣時代」

經濟部目標2027減碳千萬噸 廖偉翔:為何不用核電減碳

氣候變遷委員會二次會議 府重申使用核能三要件

相關新聞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500家企業納碳盤查 2030年減碳目標最高30%

環境部昨天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二○三○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六至百分之卅,比國發會提出的目...

9個月內第三位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日前傳出將於明年3月退休,經濟部今則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月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