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比特犬2度咬傷人!動保處隔11天才重罰 蔣萬安下令要求這件事

超猛三月雪!合歡山「雪深10公分」 雪迷瘋狂樂堆雪人

香港也有眷村!揭海外國軍陰影 3萬多人軟禁越南喝海水

新北氣候變遷條例 1.5萬噸碳排企業優先轉型門檻被刪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正在議會審議,議員對1.5萬噸碳排標準有異見。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正在議會審議,議員對1.5萬噸碳排標準有異見。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正在議會法規會審議,法令要求1.5萬噸以上碳排企業應設能源監控管理與永續物料管理系統,但法規會委員認為,中央目前僅針對2.5萬噸以上企業徵收碳費,新北獨創更嚴格標準,恐釀成本增加,進而影響物價,苦的還是百姓,最後將此門檻刪除。全案仍在議會審議中。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新北市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央訂定的2.5萬噸碳排標準,新北僅8家企業達到,占新北所有企業排碳量10%,對比高雄100家、台南70家,相對較少,且1.5萬噸碳排標準是未來趨勢,才會在自治條例提出前瞻性規畫,重點在輔導企業轉型,委員對門檻有意見,市府願修正。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正在議會法規會討論,28條、29條針對一定規模以上企業,要展開能源轉型,除設置能源監控管理系統,也應優先導入永續物料管理,避免對環境衝擊。先前一讀大會認為「一定規模」過於模糊,市府修正後,設定1.5萬噸碳排以上企業為門檻。

環保局長程大維指出,考量溫室氣體排放量與能源使用有極大關係,為讓輔導推動轉型過程更明確,數據計算方式是以中央徵收碳費的2.5萬噸為基礎,以2030減碳30%為目標,算出1.5萬噸為標準。

環保局技正李俊毅指出,排碳量主要是根據用電量、燃料申報計算出,新北市目前排碳2.5萬噸以上企業有8家,1.5萬噸則有總數有17家。

不過法規委員、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李余典指出,市府推動淨零碳排政策他們大力支持、尊重,但中央標準是2.5萬噸,新北設定較嚴格的1.5萬噸,高雄市身為工業大市也以中央2.5萬噸為門檻,新北特立獨行,可能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最後轉嫁消費者,盼市府不要「助紂為虐」。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洪佳君也說,企業導入能源監控管理系統或永續物料管理,會增加多少成本,市府應該先有估算,避免未來窒礙難行。

李俊毅說,高雄沒另外訂定相關標準,不過高雄2.5萬噸以上企業約100間,台南則有70左右,新北以中小企業為主,2.5萬噸企業占全部企業排碳量10%左右,才會希望能夠將1.5萬噸碳排企業也納入優先輔導行列,透過上游企業,帶動下游供應鏈。

程大維說,能源管理成本跟製程有關,看是有AI或單純監控等,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在做,畢竟目前調漲電價大多都是以工業用電為主,電價已不可逆,改善設備可以優化產製流程。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正在議會審議,議員對1.5萬噸碳排標準有異見。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正在議會審議,議員對1.5萬噸碳排標準有異見。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監控 門檻

延伸閱讀

新北男違規穿越馬路 遭紅牌大型重機撞飛送醫不治

新北男違規穿越馬路 遭大型重機碰撞3傷

新北警土城分局巡官疑涉詐領加班費 5萬元交保

追聲音樂祭 10月19日起新北美術館戶外園區演出2天

相關新聞

電價下月起擬漲6% 估904萬戶家庭每月多付百元

經濟部預計兩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

政策性紓困振興等政府發放平台 數發部第2季建置完成

根據數發部業務報告指出,針對政府緊急臨時並因應政策性的紓困、振興、補助等措施,建置「政府發放共用基礎平台」,支援政府辦理...

反傾銷 財部調查陸鋼品、啤酒

在美國對進口鋼鋁製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今天中午生效前夕,我財政部關務署昨天宣布,將對中國大陸產製進口的特定熱軋扁軋鋼品和...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見川普 台積電發聲明這麼說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預計在台灣時間4日凌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外媒報導稱台積電將宣布在美國投資一千億美元的計畫。 台積電稍早發聲明證實此事,台積電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美國總統會面,並期待討

台電1月又虧97億 電價恐漲

台電最新成本結構出爐,一一四年一月虧損九十七億元,且台電自行評估今年還會繼續虧損,四月電價恐怕還有再漲的理由。電價審議會...

憂RE30漂綠 售電業籲暫緩

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引發綠電售電業認為政府帶頭鼓勵企業混水摸魚「漂綠」,近百家售電業者昨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