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拆解華為Mate 70系列 「晶片戰爭」作者:製程落後台積電6年

盧秀燕籲碳費分地方 雙北桃園響應

我國二○二六年開始收碳費,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公開呼籲碳費至少八成留在地方,用來改善汙染與環保建設。記者陳秋雲/攝影
我國二○二六年開始收碳費,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公開呼籲碳費至少八成留在地方,用來改善汙染與環保建設。記者陳秋雲/攝影

我國二○二六年開始收碳費,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碳排大戶碳費繳中央,影響的卻是地方民眾,她公開呼籲碳費至少八成留在地方,用來改善汙染與環保建設。

盧秀燕登高一呼,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立刻響應。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碳費一年收入約六十億,如何使用會交由溫室氣體管理基金會討論。

據了解,以台中市為首的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八月已由輪值的雲林縣政府發函給環境部,建請將碳費明定一定比例,撥交排放源所在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中市環保局上周也發文給環境部,要求比照空汙法第十七條,修改碳費徵收母法「氣候變遷法」,納入撥交碳費給地方的法源。

台中市議會昨定期會,多名議員關切碳費問題。無黨籍議員陳廷秀說,中火燒煤發電,碳費繳到中央,但碳排地方承受,不合理也不公平。國民黨議員楊大鋐說,不能中央收碳費,空汙廢氣卻留給台中人呼吸。

盧秀燕指出,台中市包含中火有廿八家碳排大戶,中央之所以徵收碳費,是因為碳排放超量會影響民眾健康及環保,但目前碳費繳至中央,地方並沒有任何分配。希望碳費都能留在地方,至少留下八成,因為付出代價的是地方民眾,可惜中央目前無任何回饋地方的辦法,她替全國地方政府請命。

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環保局長程大維說,碳費應比照空汙費分配比率,至少八成留在地方政府;新北市有林口電廠,屬碳排大戶,未來碳費分配的依據,應將地方轄內使用化石燃料生產電力的電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計算,才能兼顧汙染改善與碳排管理。

北市環保局長徐世勳表示,如果能留八成「樂觀其成」;淨零碳排多是由地方編列預算推動,先前環境部長彭啓明拜會北市府,蔣萬安市長也建議,將部分碳費分配給地方。

桃園市經發局表示,桃園市排碳大戶有一一九家,建議中央開徵碳費後,提撥一定比率經費給地方政府,輔導產業節能減碳,並加強環境監測。

台南市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尊重盧市長的看法,但碳排放造成溫室氣體效應是全國性、全球性議題,影響層面也是跨縣市的,宜由中央政府做全國性的統籌、治理及資源分配。

高市府表示,高雄有一○五家納管企業,碳排放約占全國百分之二十,中央應依照高雄市繳納碳費比率,支持高雄減碳預算經費,包含自願性減量專案輔導獎勵、輔導管理溫室氣體排放量獎勵措施、公正轉型輔導獎勵等,都需中央碳費支持。

環保 碳排放 空汙

延伸閱讀

盧秀燕嗆沒補償辦法怎溝通?內政部:有堆疊式支持措施

台中市府邀請比利時台北辦事處長馬徹 拍攝購物節影片

國土計畫法「農民反彈大」 盧秀燕喊話中央:沒有補償辦法怎溝通?

盧秀燕籲碳費8成留地方 彭啓明:專款專用減碳成效優先

相關新聞

房價不會雪崩…打房政策影響真的非常有限! 小童:「低利率」是元凶除非暴力升息

台灣的低利率環境就是房價易漲難跌的元凶,而有錢的人因為還是有錢,所以他們會選擇去承接相對合理或相對低價、具有發展潛力區域的房屋。

失聯移工合法化…勞部座談 一面倒反對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前天提及勞動部允諾有條件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也會思考逃逸移工如何回歸正常程序。巧合的是,勞動部昨邀相關團...

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 工商協進會秘書長朱曦今日突然辭世

工商協進會秘書長朱曦傳出在廈門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時突然辭世,工商協進會下午證實此事,但由於事發地點在大陸,目前訊息有些混...

大增氣時代 專家:天然氣減緩暖化是氣候騙局

為提高天然氣供應穩定性,以及滿足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50%目標,中油三接、台電四接、中油二期,以及七接等計畫在近年不斷...

獨/台北101高層再異動 20年元老營運長劉家豪將退休

台北101再出現人事異動。台北101創始元老、營運長劉家豪將於15日正式退休,離開台北101,公司今天為他舉行歡送會,目...

71家企業買逾900萬度台電小額綠電 得標價最高6.8元

台電11月再次開賣小額綠電,最終71家企業投標採購逾900萬度綠電,較去年首度開賣增加近5成,以製造業為主,得標價格介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